生理考试范围题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619515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考试范围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考试范围题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考试范围题目一. 名词解释:1.消化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2.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或消化后的产物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有氧系统:只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4.能量统一体:是指提供ATP再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需氧或不需氧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系统,既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5.兴奋:是指产生动作电位本身或电位同义语。6.兴奋性:是指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7.或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起自于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当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水平时(具有临界意义的膜电位,称阅

2、电位) 8.静息电位:安静是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9.动作电位:膜电位这种迅速而且短暂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不完全强制收缩:增加刺激频率时,肌肉未完全舒张就产生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出线部分的融合,称不完全收缩。10.百分组成:不同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所占的数量百分比,称肌纤维类型的组成。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通,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想接触,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12.突触传递:信息在突触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的过程称为突触传递。13.神经递质:化学性突触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物质来完成的,这些化学物质通常称为神经

3、递质。 14.受体:意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15.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被称为牵张反射 16.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17.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总称为姿势反射。 18.基底神经结:大脑皮质下的基底神经节属于古老的前胸结构,它包括尾核,壳核,

4、苍白球,丘脑底核和黑质。 19.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20.内分泌: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下拨所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 21.非蛋白氮: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统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22.氧含量:把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 23.内环境:相对于人体生存的外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亦称为内环境。 24.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Hb与O2结合的程度,既血红蛋白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25.氧利用率:每升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时,

5、释放出的氧气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称为氧利用率。 26.碱贮备:血液中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NaHCO3),习惯上成碱贮备 27.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机体这种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28.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9.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0.内呼吸 :指 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31.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32.时间肺活量:即在一次尽力吸气之后,用力并以最快速度呼气,计算第一秒,二秒,三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

6、分数。33.每分通气量: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称为每份通气量。 34.每分最大通气量:在实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做深而快的呼吸,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 35.肺泡通气量:是指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真正参与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36.氧扩散的容量:是指肺泡膜的氧分压差为0.13千帕(1毫米汞柱)时每分钟可扩散的氧量、3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38.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39.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40.色血分数: 每博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41.心输出量: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排出的血量42.心力贮备: 心输

7、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43.心率: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44.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45.心电图: 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 46.血压: 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47.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大值 48.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49外周阻力: 小动脉口径缩小的阻力 50.氧容量: 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的氧化时所显示的值叫做氧容量。它表示与单位体积完全氧化的血液的血色素相结合的氧气量。 51.肺换气: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使胸腔容积产生

8、变化,造成肺内压与大气压力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气体进出于肺。 补充:1.强直收缩: 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期未之前就开始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反应出现完全的融合称为完全强直收缩。二. 简答题A.运动中ATP再合成的途径:共分为三种:CP分解放能再合成ATP CPC+Pi+能量糖的无氧酵解再合成ATP 肌糖原乳酸+能量ATP(ATP酶)ADP+Pi+能量B.简述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答:人体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输出的供应能力,因此,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为各个不同的项目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符合其各自运动项目的合理的训练计划是能量统一体理论最大的意义所在,对每

9、个项目所需要的供能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是最大限度提高运动水平最好的方法。C.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答:静息电位机制:1)膜内外两侧离子分布不均 2)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钾离子外流,膜内电位低于膜外动作电位机制:1)安静时,钾离子外流-极化 2)膜收到刺激时钾离子膜变钠离子膜,钠离子外流-去极化 3)钠离子膜内流-反计划 4)刺激结束,钠离子又变钾离子膜,钾离子外流-复极化D.横桥的作用答:间隔ATP 具有ATP酶的作用 能够与肌动蛋白结合1. 肌肉的两类成分及其作用答:肌肉分为弹性成分和收缩成分,弹性成分分为肌动蛋白和结缔组织,主要起到当收缩原件收缩时,弹性原件被拉长,将一部分能量

10、以弹性势能储存起来,当这种能量储存足够时则以弹性反作用力形式释放出来,克服负荷阻力,使负荷产生移动。(储能,减速,缓冲)收缩成分由肌凝蛋白组成,主要起到主动收缩产生张力2. 肌肉的特性答:肌肉的物理特性是指它的伸展性,粘滞性和弹性。肌肉的生理特性是指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性。3. 肌肉的三种工作形势名称和特点答: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收缩,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4. 试述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关系,特点,生理机制及运

11、动中的反应答:两者呈反比的关系。生理机制,肌肉张力和收缩速度可能分别被两种独立的的机制所控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而收缩速度则取决于横桥上能量释放的速率。运动中的运用,提高绝对力量,负荷要大,提高速度,负荷应小,提高爆发力,30%的负荷,增加横断面,60%的横断面5. 试述肌肉收缩前长度与张力的关系,特点,生理机制及体制(质)答:关系,适量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特点,有一定的最适初长度。生理机制,肌肉初长度处于适宜水平时,肌节长度约2.0-2.2纳米,此时粗,细肌丝正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其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故表现出收缩张力最大。启示,运动

12、中在做最大用力前应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使肌肉处于适宜的伸长状态。6. 试述两类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多余的)答:形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少,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会计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轴突终末内含乙烯胆碱的囊泡数量多,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满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

13、末含乙烯胆碱的囊泡数量少,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少。代谢:快肌纤维舞阳代谢能力较高。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生理特征: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与满肌纤维相比,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曲线位于其上方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慢肌纤维sh偶索的潜伏期长,收缩速度较慢,表现张力较小,但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7. 试述视觉的形成过程答:射入眼内的光线通过4种不同的介质,即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通过4个屈光度不同的折射面,即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晶状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将接受的光能转变成电能信号,形成的电信号经视网膜神经元

14、对之进行编码,处理,在经过神经传向中枢作进一步分析,最后形成视知觉。8. 听觉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答:听觉与灵敏有关,听觉与运动协调有关,听觉与掌握动作有关。9. 椭圆囊,球囊的囊斑的结构及功能答: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插入耳石膜内。耳石膜表面附着的许多的小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囊斑是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的感受器。10. 过度刺激前庭感觉器的前庭反射答:当人体前庭感受器收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以及自主功能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应。11. 脊髓两类运动神经元的名称,特征,接受信息及功能特点答:a运动神经元 特征:

15、胞体大,轴突末连的大运动神经元 接受信息:接受皮肤,肌肉,关节等外周感受器传来的信息,高位中枢脑传出的信息 功能特点:支配梭外肌纤维,平时不出于兴奋状态 r运动神经元 特征:胞体小,轴突细的小运动神经元 接受信息:只接受高位中枢脑传出的信息 功能特点:支配梭内肌纤维,平时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12. 状态反射与运动实践的关系,举例说明答:头部保持正常位置有利于身体平衡(平衡木)利用头部主动运动,帮组完成工作(举重)有意识地抑制和改造状态反射(百米起跑)13. 小脑的功能答:小脑不直接发动肌肉活动,而是肌肉活动起监视,对比,校正的作用,使随意运动的动作在力量,速度方向,时间及稳定性等方面得到协调。14. 小脑的调节机制答:皮层运动趋兴奋性传到肌肉的同时通过分支传到小脑,使小脑知道肌肉收缩的应有规格肌肉收缩的实际规格,通过反馈到小脑小脑对前面的两种信息进行对比发现误差,便发出误差信息至皮层活动区,使皮运动区兴奋,调整到适宜程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