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教师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18060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曹刿论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曹刿论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曹刿论战》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曹刿论战》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曹刿论战》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曹刿论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曹刿论战》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导学案精彩开篇词 在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很多,像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官 渡之战、赤壁之战, 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等, 都在中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决定战 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孟子说得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 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 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并把它写进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里。 走近曹刿论战,感悟圣贤先哲的智慧,你会觉得智慧的天空万里无云! 学习目标1. 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 原因。2

2、. 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3. 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4.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结构一、新课导入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说它采用敌疲我打 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 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二、自学指导 (一) 预习与交流1. 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曹刿( gu)小惠未徧(

3、bi n)小信未孚( f )又何间( ji n)焉公与之乘( chng)长勺( sho)2. 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 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 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鼓,动词,击鼓。 既克: 克,战胜。望其旗靡: 靡,倒下。(2) 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同“遍”,遍及。(3) 古今异义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小大之狱 狱,古义: 案件。 今义: 监狱。必以情 情,古义: 以

4、实情判断。 今义: 感情。忠之属也 忠,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 忠诚。 又何间焉 间,古义: 参与。 今义: 中间,空间或时间。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可能、能够。肉食者鄙 鄙,古义: 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 今义: 轻视,看不起。再而衰 再,古义: 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4)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暗地。故:公问其故: 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属:忠之属也: 类。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有良田美池之属: 类。以:可以一战: 凭借。必以情: 按照。必以分人: 把。伐:十年春,齐师伐我: 兴兵攻打。 伐

5、竹取道,下见小潭: 砍伐。(5)词类活用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6)省略成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谋之, (君) 又何间焉? 乃入见。 (曹刿 ) 乃入( 宫)见(庄公 )。问:“何以战?” (曹刿 )问(庄公 ):“(君)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 ( 之)分( 于) 人。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 ( 曹刿)对曰: “(此)忠之属也。 可以( 之)一战。”(7)成语一鼓作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辙乱旗靡: 形容军队溃败混乱。彼竭我盈: 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3. 作者链接左

6、传 又称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 ,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 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 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 左丘明 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 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 前 722 年) ,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 前 454 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文字简练生动, 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又善于通过对话 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4. 背景链接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 在位时发生内乱。 襄公兄弟多人, 公子纠的母亲是 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

7、,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 年( 前 686 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 9 年(前 685 年)无知又被人杀死。 于是, 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 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 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 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5. 文体链接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 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 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 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 战国策是以记事为

8、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 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 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 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一)读通文意1. 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2. 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3.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二)整体感知1. 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

9、分的层次是怎样的?【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 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 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 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

10、后“鼓”的问题。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 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的原因。2. 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 ;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 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交流点拨】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 1 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 容;第 2 段记叙战斗经过;第 3 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四、板书设计备战请问胜战评战参战释疑五、

11、拓展延伸 根据所学词的词义 , 找出能够印证的成语。示例:“齐师伐我”师出无名,师出有名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 (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第二课时 探究写法悟剪裁一、新课导入 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 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其原因是什么, 其奥妙何在, 史书上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的呢?这节课我 们一起去回味这一段传奇佳话。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 【交流点拨】“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

12、这 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 而且, 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 争。2. 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交流点拨】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 爱国君子吧,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3.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 【交流点拨】“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 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 “肉食 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 的人。4. 作战地点选在

13、哪里? 【交流点拨】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5. 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鲁 庄公怎样?照应了上文的哪个句子?【交流点拨】 “故”是原因的意思,战争取胜还不知获胜的原因,由此可见,鲁庄公是 一个平庸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句子。6. 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来概括?【交流点拨】 冲锋要待“彼竭我盈” 之时,曹刿是要鲁军 “以逸待劳” ;追击要选择 “辙 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 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1)“肉食

14、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 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交流点拨】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 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交流点拨】三方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 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交流点拨】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第三个准 备,得

15、到了曹刿的认同,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 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4)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 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2. 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1)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交流点拨】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 于去追击, 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 要根据 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 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交流点拨】 第 2 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 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 突出写 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3. 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交流点拨】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