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613551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课题csh(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电解质与其电离教学设计陈素华 某某市松柏中学一、概述电解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2章第2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为“电解质与其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响两局部,共安排三课时。本节课完成第一局部为第一课时,主要包括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盐、电离等概念,物质的导电性,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本节课从溶液导电性实验提出化合物还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指出溶液导电的实质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从电离的角度还可将电解质分为酸、碱、盐,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

2、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学生能够体会到它也是化合物的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学好这一对概念对选修4弱电解质电离的学习将奠定重要的知识根底。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响与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离子反响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与其化合物知识,都可能涉与离子反响与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本节课,必将为离子反响、化学必修课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一、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在初中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

3、知识,并且刚刚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学生能够体会到它也是化合物的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本节课主要包括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盐、电离等概念,物质的导电性,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故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二、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在此根底上,做几组比照实验,引出电解质的电离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HCl、NaOH、NaCl等的电离方程式中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猜测

4、、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故确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导电的原因。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与概括的能力。三、“育人.我们尊重课标和教材的“育人功能。学生具有活泼的性格,喜欢沟通,好奇心强,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开展中。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故确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

5、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某某松柏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2、学生已在初中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并且刚刚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些内容对电解质电离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学生根本上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展比拟物质,由此过渡到具体

6、的电解质,对学生来说应该难度不大。3、学生整体对高中课程和学习还不适应,根底较为薄弱,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未达到较高的层次,他们还习惯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未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转轨。4、学生具有活泼的性格,喜欢沟通,好奇心强,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开展中,有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经过高一将近两个月的训练,学生善于质疑、主动思考、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已经根本养成,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已有明显的提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基于学生的状况、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在教师的引导

7、下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验,对所产生的现象采取合作的方式进展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体会科学概念和人类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知识的本质。遵循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形成概念理论,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概念。整个设计力求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材知识顺序: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电离的概念导电的实质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电离角度对化合物进展分类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电离的表示法 酸、碱、盐的概念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共性。从实验开始,由实验现象引发并围绕电离这一概念的一系列问题进展探究以

8、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便于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自觉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再次,就是易于突破疑点。如碳酸钙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在未达到熔融状态前早已分解,但它是电解质。在实验中参加醋酸溶液是为了对照实验,使实验具有全面性,防止学生认为有机物溶液都不能电离不能导电的误区。书写酸碱电离方程式时既设计了简单的又设计了复杂的阴阳离子,比拟全面地反映了所有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达到对本节课难点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电离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

9、堂的主人,让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开展的需要。.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实验,多启发,多比拟,多讨论,多延伸,讲练结合。经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注重课堂细节的设计,如课堂引入的设计,展示百度搜索的一个网友的问题“为什么我的惠普笔记本CQ40-506在我流汗或是洗了澡之后,按方向键会触电?疼死了发麻学生非常兴奋,感兴趣。教师设问汗液和自来水从混合物的分类来看属于哪一类?你能回答该网友的问题吗?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与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从而自然引入课题。这样的引入有利于和学生在情感上拉近距离,从一开始给课堂营造了一

10、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也有利于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切身感受来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从而产生对后续知识学习探究的强烈愿望。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一学生准备1、复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局部中酸、碱、盐概念与复分解反响反响完成的条件。2、预习 第2节 电解质。重点联系P 40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展阅读与思考。3、事先收集运动饮料的标签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学生用的学案;一个截图:来源于百度知道两个动画:来源于中学化学资料网的课件两段视频:一段是新闻30分的有关视频某某七台河隆鹏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新闻报道,一段是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的均来源于中学化学资料网一个课件:独立制作一个学案:

11、独立制作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与药品铝、铁、铜、NaOH固体、NaCl晶体、KNO3晶体、BaSO4固体、HCl溶液 、NaCl 溶液、H2SO4溶液、 NaOH溶液、KNO3溶液、CH3COOH溶液、酒精、蔗糖C12H22O11溶液;电解导电装置3、可能的话现场录像学生的实验过程,好的或是有待改良的直接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加深印象。六、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设计意图【问题引入】汗液和自来水从混合物的分类来看属于哪一类?你能回答该网友的问题吗?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与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中起到导电的作用。人体剧烈运动

12、流汗后,体内的Na+和K+、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与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到底什么是电解质呢?【板书】第节 电解质一、 电解质与其电离【探究活动1】:分组实验: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展实验,探究如下各组物质哪组能导电、哪组不能导电?铝、铁、铜NaOH固体、NaCl晶体、KNO3晶体、BaSO4固体 HCl溶液 、NaCl 溶液、H2SO4溶液、 NaOH溶液、KNO3溶液、CH3COOH溶液酒精、蔗糖C12H22O11溶液探究结果:(幻灯展示)第组填物质的状态与类别填“能或“不能导电;第组填物质的状态与类别填“能或“不能导电;第组填物质

13、的状态与类别填“能或“不能导电;第组填物质的状态与类别填“能或“不能导电;分组讨论:以上实验中能导电的物质有,不能导电的物质有【探究活动2】:为什么上述有的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它与金属导电又有何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分组讨论1: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教师分析】那么固体的氯化钠为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来看一下氯化钠的晶体的结构动画展示:其中Na+、Cl- 已经被束缚住了,我们知道:导电必须有可

14、以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NaCl晶体虽含Na+、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 分组讨论2:为什么NaCl溶液导电呢?观看NaCl晶体溶于水动画演示【教师分析】假如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分组讨论3:还能用什么方法使其产生自由带电的粒子呢?探究结果:除了在水溶液中,加热NaCl至熔化状态也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定向移动亦可产生电流。播放熔融NaCl导电的视频许多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探究活动3】:现在我们就不同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

15、行为表示的不同,究其实质能否对化合物重新分类。分组讨论1:结合实验与电离的概念设定标准给化合物重新分类讨论结果:象NaCl、 KNO3这种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象蔗糖、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蔗糖【板书】、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分组讨论2:如下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金属铜 固态NaCl H2SO4 KOH熔融的KNO3蔗糖 CO2 BaSO4 石墨 盐酸【教师分析】区分电解质的要点之一为化合物本身;其次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即能电离;酸、碱、盐都是电解质。【过渡】NaCl、KNO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板书】.电解质的电离(1) 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探究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