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记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588354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培训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长培训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长培训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长培训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长培训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培训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培训记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记录培训地点:校长办时间:9月17日17:0018:30培训人:李俊兵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内容: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学习和讲解(一)、大环境:现时代国人道德水平整体下降 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

2、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两个理念的提出以及对两者互相关系的阐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它对处在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中国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个人认为,“以德治国”的提出,与现时代国人道德水平整体下降有直接的关系。人们都在说,现在的人变了,这里的“变”包括了许多的内容,但是最主要的自然是指价值观和道德信念变了,道德信念的变化最直接地体现在了道德行为当中。国人当中的教师道德水平的下降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二)、小环境: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是事实 说到各行各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许多其他行业的人士、家长、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说法,甚至有人把警察、医生、教师列为职业道德滑坡最为严重的三个职业。 姑且不说上述说法正确与否,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 师德水平下降。 2008年年初中国青年报一个调查报告说,74.6%的公众认为师德下降。

4、尤其是去年出现了几例说明教师道德水平下降的典型事件: 1、“范跑跑”事件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四川光亚学校的范美忠老师不顾学生,本能地猛冲下楼,第一个到达操场。事后,范美忠发表帖文那一刻地动山摇,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美忠的逃跑行为和贴文中的言论,引发网民热议,并送其绰号“范跑跑”。 当听说中国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后,日本民众很是吃惊。他们一致表示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在日本。“灾难前保护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啊,怎么可能自己先跑呢?”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人认为,如果是一个普通

5、人,范美忠大震来临时的选择无可厚非,毕竟求生是人的本能;但范美忠是个老师,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能认同。2 、“杨不管”事件 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吴店中学杨经贵老师在上地理课时,坐在第三排的陈某和杨某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争执,随后两个人在课堂上当着正在上课的老师的面打了起来,而且越打越凶。杨老师眼看学生课堂打架并没有当即制止,只说了一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上打去”,也没有送被打学生前往医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结果学生杨某死亡。被人们戏称“杨不管”,赔偿10万元。 (播放相关视频) 本人认为,“杨不管”的行为不仅有违教师职业道德,更是一种犯罪。 (三)、对“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讲话”的看

6、法 新的师德规范首次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去年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当时否认增加“保护学生安全”与“范跑跑事件”有关,解释说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专家、教师及教育部官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为了使这个意见更充分体现广大民众的心愿,我们于近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如果和某些人的某些现象一致起来,纯属巧合。” 我赞同下面的观点: 教育部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师德规范修订工作,当然与“范跑跑事件”无关,但教育部在多年之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

7、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用爱与责任,证明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很难说与“范跑跑事件”无关,因为正是发生了这起与广大教师奋不顾身保护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范跑跑事件”,才引发了这场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大讨论。教育部否认师德规范拟写入“保护学生安全”与“范跑跑事件”有关,无非是不想承认该事件对师德规范修订工作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 做阳光型教师,让阳光普照学生培训地点:校长办时间:10月26日14:3016:30培训人:李俊兵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内容:教师的阳光心态激情工作 诗意生活一、教师拥有健康心态

8、的意义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学校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状态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教师良好的心态就能显现出良好的师德行为。如果一个老师心情经常不好,这种不好情绪就会像羊群中的瘟疫一样在组织中传染,导致整个班级情绪低靡。教育是个复杂的链,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跟上下都有关联。 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文明的明

9、天!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拥有阳光心态至关重要。打起精神,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换一种心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教育是一种有遗憾的事业,教育工作也就是普通教师的主要生活,只有走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只有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才能在日常琐屑的工作中找到幸福。于是,你善待每一个学生,你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你宽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于是,你重塑理想而面带微笑地走过每一天。二、教师的阳光心态 (一)改变态度的心态改变态度就能见到快乐的阳光 。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 。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

10、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文革时造成了一大堆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分子,文革后一平反,这些人又成了好人。态度变了,坏人就变好人了。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蚂蚁虽小,可以破坏大堤,一个人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事物就会改变。改变了态度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结果就会变化。一个小孩和一个水手聊天,小孩问水手,大海那么恐怖,你怎么敢到海上去呢?水手说,大海也有很美丽的时候。小孩问,你爷爷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爷爷死在海上。小孩问,你父亲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父亲也死在海上。小孩接着说,那你怎么还敢到海上去呢?水手反问小孩,你爷爷在哪儿死的?小孩说,我爷爷是在床上死的。水手

11、问,你父亲在哪儿死的?小孩说,我父亲也是在床上死的。水手问,那你怎么还敢到床上去呢?别人掉到海里你不一定掉到海里,别人出问题你不一定出问题。奋起就会克服困难,结果就会变化。(二)享受过程的心态 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如果你不会享受过程,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好心情把括号填满,结果到了括号就结束了。怎么享受生命这个过程呢?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我们认为生命如同旅游,记忆如同摄像,注意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内容。 (九)随时放下的心态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

12、见过您蹙额皱眉,你的心情总是这么好呢?”答曰:“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学会放弃,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部分,而放弃那些人生的附疣与累赘。学会放弃,不是消极避世,不是丢掉进取心,不是扔下一切,得过且过,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存精去粗的选择,是为了剪掉生命的尾巴,更轻快、欢愉地迈向人生光辉的顶点。 有一位百丈禅师,他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如何才能成佛?”大师说:“放下!放下你的一切执著于成佛的念头,放下你的总是执著于成佛的那颗心。”对大师的禅语诠释最好的是一个登山者。这个登山者在一次登山中,首次不使用氧气,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下山后,人们纷纷问他成功

13、登顶的秘密,他说:“这没有什么秘密,我知道大脑是一个重要的耗氧源,科学家曾告诉我们:各种思想在大脑中相互撞击时,竟要消耗我们吸入全部氧气的40%。所以,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我只有向前走这一个念头,至于其他的任何想法我都把它们统统从脑子里抛掉。没有了任何的杂念,我就等于放下了一个背在身上的巨大包袱!轻松地向前,这就是我成功的全部秘密。” (十)利导思维的心态生活中,障碍与机会有何差别呢?关键在于人们对它的态度而定。积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绊脚石,并将挫折转化为机会,消极的人也视挫折为绊脚石,任机会悄悄溜走。世上的任何事都可以找出好的一面,也可以找出坏的一面。手持半杯水,乐观者说:“这是半杯满的”

14、,悲观者说:“这是半杯空的”。丢了钱包,乐观者说:“幸亏没把存款放在包里”。悲观者说:“这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一个人每天面对生活、工作、社交,心灵和身体不停地在对话。对话的内容只要往好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增强健康的物质。如果对话的内容尽往坏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加速衰老或致癌的物质。如果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物都当作好事,这就是利导思维(积极心态),学会利用利导思维就是对你自己大脑的一种开发和利用。人的思维有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之分。只有运用好利导思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陷入弊导思维从而损害健康。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能与人言不过一二。所以,凡事往好处想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

15、还在羡慕你呢。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乐惊恐惧,人人无法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当影响心情的事发生时,尽快的将其“拨乱反正”。“宠辱不惊,看窗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为,世界万物瞬息万变,我们无法控制,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心情。(十一)归零学习的心态毛泽东主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象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归零的心态就是空卑、谦虚的心态,要去掉缺点,吸取优点。不要倚老卖老自以为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 在21世纪你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

16、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的榜样,为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拥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多读书,要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利用无尽的网络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要有广泛的爱好,做一个入学生彻底佩服的好老师。 (十二)撒播阳光的心态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