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537696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说木叶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教学方式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

2、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讨论,明确:就是树叶。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

3、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引2: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

4、: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

5、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

6、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

7、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讨论,结论:望月怀远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

8、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