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508647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龙泉青瓷的传承困境与发展 季克强 龙泉市大明青瓷工作室一、龙泉青瓷的起源龙泉青瓷工艺是我国传统陶瓷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记录,龙泉开始烧制青瓷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并于唐末五代时期兴盛,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到达明代后期其发展已经开始走向末路,并于清代没落。产品延续时期长达一千六百余年。在各个时期,还产生了不同的窑场群。故中国考古界把这种瓷窑系统命名为“龙泉窑系”。“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史上,持续烧造时期最高、窑场群分布密度最高、区域范围最广,且在海内外最具影响的一种瓷窑系统。二、龙泉青瓷的现状与发展我们对龙泉瓷器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整合,可以了解到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五大发育期:由

2、三国末期至唐代初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归为起源期;由唐末五代时期至南宋初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归为发展期;由南宋至元朝我们可以将其划归为繁荣期;由元代至明朝我们可以将其划归为衰败期;由明晚期至清代我们可以将其划归为衰落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陶瓷工业的发展并不是毫无变动的,其发展是依据历史的规律性来进行的,与历史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龙泉青瓷从起源到蓬勃发展,从鼎盛到衰败都是在历史变动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制瓷人就是在自身的陶瓷制作过程中,不断累计创作经验,提高自身技艺水平,并不断地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一次次的不断更正之后,精致设计创新产品、加强产品特色、进行技艺创新,促使了龙泉青瓷能够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

3、持续的获取着生命力,能够在我国瓷器工业这大园林中成为一技艳丽不衰的花朵,通过对目前所有的考古资料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龙泉青瓷工艺的起源时期,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制作过程中的技艺并不高明,而且多是沿用的杭州本地越窑系的制瓷技艺。这一窑系制瓷技艺的主要特征为:(1)柴烧龙窑;(2)瓷石配胎、钙灰配釉;(3)釉中以铁钛发色,且较多出现的青色基釉;(4)素面青釉和在釉面下刻划花纹饰;(5)还原焰烧造法和匣钵型装烧。上述五个特点共同组成了“越窑系”基本要素。只要是符合上述特点的窑场可以不考虑其所建、应用的时代和生产的产品的种类,均可将其归入“越窑系”的范围。而龙泉青瓷则正好满足了“越窑系”的所有特点,所以

4、将其划归为越窑系是合乎情理的。而且因其具有“越窑系”的特色,龙泉青瓷在其发展中一直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五代至北南宋期间,龙泉窑在传承了“越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貌。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器后来居上,无论产品的质量,或是种类、形状、装潢均已超过了“越窑”体系的其他窑场,形成中国南方窑业及青瓷产品新的中央窑场。同时龙泉青瓷又在继续其优良传统的进程中再度进行创新优化,致使其制造风格在时代变迁中也能紧随时代潮流并随之进行变化,而并非固定不变。这期间的青瓷产品对所用坯体选料已非常讲究,特别是龙泉青瓷器为“贡瓷”以后,“贡瓷”中所要求的精益求精的工艺技术,也

5、极大推动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且在龙泉青瓷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黑胎和白胎二类作品。依据目前考古资料表明,南宋时代的黑胎青瓷与白胎青瓷,均是中国皇室的用瓷之一。而薄胎多层的厚釉黑胎青瓷工艺技术,便为南朝时期在浙江创建宫窑打下了工艺技术上的基石。龙泉窑也因此步入了鼎盛。在元代至明中期这一阶段,虽然战争频发,并且有着巨大的变动,但是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缓冲的,所以这一时期即使是朝代进行了更迭,但龙泉青瓷工艺的社会需求并没有因此而产生非常剧烈的变动,所以龙泉青瓷的市场也并没有出现巨大的浮动。并且龙泉青瓷的工艺特点并不是只能满足一朝一代的社会需求,其纹饰精致、造

6、型独特,且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礼制思想,所以其有着充足的条件使其能够完全满足几个朝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社会需求。对于明代龙泉窑,在过去由于没有实际的考古文化资料,故而深入研究甚少。但是在二零零六年九月至十二月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考古调查研究文物博物研究院和龙泉市博物院,共同对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枫洞岩窑址开展了挖掘。在这次挖掘过程中,明清时期地面发掘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600余平方米,并除了古代窑炉、作坊、大小住宅等一大批主要的建筑遗址,还发现了以数十斤计数的大量古代陶瓷残件和瓷片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明代的龙泉青瓷是我国传统工艺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过,自明末至清初

7、起,中国青瓷工业逐步式微,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三、龙泉青瓷的困境分析(一)青瓷文化教育不重视目前,当地已经重视青瓷产业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上没有长远计划和相应的支持。对青瓷人员的培训形式简单,强度小。各地教育部门对青瓷艺术与文化的教学并不重视。当地仅有关青瓷传统文化的教科书浙江绿谷中,关于青瓷传统文化的描述就微乎其微。且龙泉地区高校在青瓷教学方面也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虽然组织学生游览青瓷博物院、大窑龙泉窑旧址,这种青瓷文化场所也应该算是很好的青瓷生产企业历史文化传播手段,不过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基本没组织学生游览过青瓷传统文化场所。当今的青瓷中和中国传统艺术社会主义等文化行业人员的普遍业务素质都低下,

8、在几十名全国大师和省部级名师中接受教育的并不是多少,而中国年轻人也极少受到学校教育,对中国制瓷技艺的了解也主要是通过师徒和家庭之间的传帮带。(二)经济利益驱使追名逐利近十年来,龙泉青瓷有千余件作品获得省以及全国的瓷器设计作品评选一等奖,其精品堪称国宝。但由于青瓷身价的增加,为谋求经营利润,业界人们也开始追名逐利,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危机和攀比。由于青瓷产业的作品价值是分为作者身份级别的。全国甚至全省大师的作品,加上他的瓷厂所制造的作品价值也很高,形成了青瓷产业的名人效应和大师效应。虽然出于名人之手的作品价值较高是合乎情理,但作者身份并不应是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指标。正是这样一个现状,使得业内人

9、们一直都在对于一个作品荣誉产生道德危机,以至产生了不正当竞争和不公正评价。这一现状如不进行纠正引导,势必会影响中国青瓷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年轻一代青瓷从业人员的志向。(三)青瓷文化氛围不浓厚青瓷历史与传统文化一直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因为自古以来底层民众生活非常艰辛,难以达到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用具上更加注重实用性。所以,青瓷文化没有受到关注。同时因为受传统社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的因素,在龙泉的青少年由于自幼就没有对青瓷的了解,也没有青瓷历史文化传统的家庭教育熏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负面影响了他们对青瓷文化的传播热爱。现在我国社会上,最典型的现象是我国新一代青年宁可离开故乡,在外打工也

10、不愿意在老家学习青瓷制作技术,在中国青瓷产业中没有真正喜欢青瓷艺术并能为之付出的青年。四、龙泉青瓷传承的发展对策(一)加大宣传力度,从本土出发保存和发扬中国青瓷文化传统,首先要从本土入手。使龙泉地区民众提高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提高对自己的社会认知。所以,各地党委、人民政府都要为青瓷文化的保存与发扬提供有利的环境,重视继承青瓷文化中最优秀的传承与精华,着重关注民众日益增长的人文需要。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播,必须由当地政府与有关教育、文化、经济主管等部门的联合下充分地发挥导向性功能,并共同扮演好社会服务行业的关键角色,在教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以最优质的文化产品,来延伸和拓展青瓷文化传播功能。扩大推广

11、力度,可利用广播电视传媒、书报杂志、文学书籍等渠道进行推广,更需要在青年一代加强青瓷文化教育。(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积极推进发展近年来,龙泉人民政府在青瓷艺术的传播领域工作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管理工作,包括举行青瓷艺术文化节、青瓷艺术精品展示会、积极发展青瓷艺术品牌商标的备案工作等,自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六十多件最具有代表性的龙泉青瓷艺术作品,在法国巴黎罗浮宫“美丽国家卢浮宫美术展”上亮相。这是龙泉青瓷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此次亮相使得其知名度在国际社会大大提高,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同。在此前提之下,要使龙泉青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就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青瓷艺术的宣传指导,做

12、好青瓷艺术的文化宣传,加强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打造中国青瓷的辉煌,并真正地将青瓷文化发展带到全球。(三)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青瓷艺术的重中之重。第一,政府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投入,为人才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并且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网络等媒介资源和宣传渠道,在全经济社会产生了崇尚人才培养的良性气氛。第二,政府经过举办和开展全国青瓷产业中不同制造环节不同工种之间的技能竞赛,为技术人才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从而赢得技术声誉,并形成了较好的社区效果。第三,把中国青瓷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渗透到全国所有教育阶层面,形成了自己的中国青瓷中、外优秀人才的培训基地。在着力搞好现有中等职业技校陶瓷班教学的同时,

13、用好当地高校教育平台,遵循“资源整合,按需培训,当地政府支持、重视效果”原则,有意识地选派优秀青年瓷业职工开展知识和技术的深造教学;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中小企业联合实施“单定式人才培”,以有效地为中小企业输出具备高技术的人才。同样,也要采取“走过去,吸引来”的政策措施:让中国企业家们走过去,以定期受训、轮训、出国考察为主要渠道,接触国外经济发展区域的先进人文技术与管理理念;还可聘请国内有名的专家学者到龙泉讲课,扩大培训途径。(四)培育技术创新意识。开拓发展道路、进行创新改革是龙泉青瓷保持年轻的法宝,龙泉青瓷要想得到快速蓬勃发展的直接方法也是进行创新。从柴烧龙窑到煤烧园窑到隧道

14、窑,再进一步蓬勃发展到今天的液化气梭式窑;从高钙质薄釉到低钙钾多层厚釉:从瓷胎的浅刻、划花到镂、雕、刻划,再进一步蓬勃发展到“跳刀”的微刻工艺;从章生一发明黑胎“哥窑”瓷到毛正聪的开片“紫光尊”,从章生二的梅子青“凤耳瓶”到徐朝兴的灰釉“跳刀”绞胎瓶,从南宋似玉的“玉壶春”瓶到当代“类冰”的“冰裂纹”洗,从大明青瓷雕刻瓷到今天青瓷浮雕瓷板画瓷,以及“抗菌青瓷”、“高强度青瓷”,龙泉青瓷艺术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每一大步,都和龙泉青瓷人的付出和心血是离不开的,龙泉青瓷的每一项成就都来源于龙泉青瓷人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创造的精神,吸收融合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我,对各种先进科技手段都敢于尝试,擅长实施,嫁接融合。龙泉青瓷的继承人必须明白,如何把流传一千多年的龙泉青瓷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发展的出路就是创新。这将是对龙泉青瓷带给我国传统文明延续并发扬光大的重大启迪。五、结语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轨迹证明,社会公众的聚焦和关注、艺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国家政策、经济上的支持与保护,对于龙泉青瓷的发展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在当今巨变和剧变的时代,龙泉青瓷必定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继而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奇光异彩,成为我国陶瓷界的艺术奇葩。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