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506562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_ ,_ 。(1).这首诗是代诗人的。(2).把横线上的诗句补充完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首诗中的字,写出了。2. 课内选文考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

2、受苦,因此感怀。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B.年轻的时光。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3. 课外古诗阅读。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戍(sh)楼:军营城楼。 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1前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气氛?( )A.和平宁静B

3、.悲伤凄凉C.欢快热烈D.紧张激烈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C.第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3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_4.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 )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

4、银铮。敲成玉(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 )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将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耘田:_ 解:_ 供:_傍:_ 阴:_ 稚子:_陂:_ 寒漪:_ 腔:_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4这三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孩子们_的情景;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_的情景;村晚描写了小牧童_的情景。三首诗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5. 阅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选择词语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暝(_):A红日初升,天色明丽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C红日高悬,正午十分(2)歇(_):A休息B停止C尽(3)浣女(_):A玩耍的女孩B洗衣物的女子C做完事情的女子(4)王孙(_):A指诗人自己B贵族子弟C王家的孙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写这首诗的地点在_,当时季节是_。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运

6、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3)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_)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4)诗人写下这首诗,根本原因是他(_)A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对山里百姓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热爱。C对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丽风光的喜爱。6. 阅读村晚,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陂(b):_漪:_腔:_

7、2“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A.比喻B.拟人C.夸张D.设问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7.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芰(j):古书上指菱。蛩(qing):这里指蟋蟀。1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_。2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3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_8. 微群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8、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

9、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

10、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_9.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联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_。“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_。(2)风雪声之联耳更显出了_,将士们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更加怀念_。(3)发挥想象,写一写将士们可能会想到故乡的什么?_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2)诗人借墨梅要表

11、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11. 古诗赏析。乡村四月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A.范成大B.翁卷3从题目中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象。4诗中属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从“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村人们的_。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B.诗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C.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12. 阅读提升。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诗人通过对_、_、_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_的痛苦。13. 经典吟诵。(1)默写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