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506463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选择题一、选择题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2.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3. 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4. 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

2、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5.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A.华生(B.Watson1878-1958)B.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C.马斯洛(A.Maslow1908-1970)D.奈瑟尔(U.Neisser1928-)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A.华生(B.Watson1878-1958)B.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C.罗杰斯C.Rogers1902-1987)D.奈瑟尔(U.Neisser1928-)7.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是().A.华生(B.Watson1878-1958)B.弗洛伊德(

3、S.Freud1856-1939)C.马斯洛(A.Maslow1908-1970)D.奈瑟尔(U.Neisser1928-)8. 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Watson1878-1958)B.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C.罗杰斯C.Rogers1902-1987)D.奈瑟尔(U.Neisser1928-)和皮亚杰9.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10. 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

4、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此观点出自().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11.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既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12. 人们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来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说,新的建构不断的产生,并取代旧的不适当的建构.心理障碍是观念系统的异常,你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相关,如果你能改变想法,你也就可以改变感觉.此观点出

5、自().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13. 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A.发展法B.实验法C.系统法D.观察法14.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A.发展法B.观察法C.系统法D.实验法15. 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法叫做().A. 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系统法D.发展法16. 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从而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行研究的方法叫做().A.

6、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系统法17. 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A.问卷法B.测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18. 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个案法B.谈话法C.产品分析法D.测验法19. 通过对被试者的活动产品的分析,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叫做().A. 问卷法B.测验法C.活动产品分析法D.个案法20. 通过被试者对已拟定的问题的回答,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叫做().0A.问卷法B.测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21.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

7、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从而,这些学生就易取得如老师期望的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A. 皮格马利翁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教师期望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均可.22.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A.教学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控制感D.自我统一感23.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A.教学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控制感D.自我统一感24

8、.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25.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26. 巴甫洛夫学派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传性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非理性条件反射27.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

9、传性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非理性条件反射28. 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理性条件反射33. 班都拉(A.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奖励与惩罚便是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强化形式.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34. 班都拉(A.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35. 班都拉(A.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主人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

10、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推持学生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36. 按照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37. 按照迁移的层次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38. 按照迁移的先后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39. 按照迁移的内容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40. (

11、)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41. ()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42. ()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43. ()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44. ()

12、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D.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45. ()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D.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46. ()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D.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47. ()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

13、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D.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48.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A.自我社会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理想自我49.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A.心理自我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自我调控50. 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51.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14、D.道德行为5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分析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抽象思维56.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A.自我意识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智力水平57. 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后,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A.教学效能感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责任感59. 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与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60.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6

15、3.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64. ()年,冯特(W.Wundt)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69.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0.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71.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72. 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3. ()是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7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75.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与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与认知策略76. 教师不直接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