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980005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核电厂海水换热器结垢分析 朱宏超,贾斌斌,关银柏,彭舒舒,曹文勇(苏州热工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4)2017年7月,某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以下简称RRI)海水换热器压差过高,对其进行检查发现海水侧换热面存在附着物。换热面结垢,将导致总传热系数下降,影响设备可靠性,严重时造成设备的停运并影响电厂核安全。本文对RRI换热器的结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其结垢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1 结垢产物检测某核电厂RRI换热器海水侧钛板内壁,均匀分布呈棕褐色的附着物,如图1所示。通过采用TESCAN VEGA TS5136XM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附着物进行

2、EDS元素半定量分析与物相分析,以辅助分析结垢产物形成原因。图1 RRI换热器钛板内壁附着物宏观形貌Fig.1 RRI macroscopic morphology of attachments on inner wall of titanium plate of heat exchanger1.1 EDS分析能谱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该附着物富含Mn、O、Si、Al元素,同时含有少量Cl、Na、Mg、K、Ca等元素,未检测出Ti和Fe元素。能谱结果表明棕褐色附着物并非换热器钛板的腐蚀产物。图2 EDS分析结果Fig.2 EDS analysis results1.2 XRD分析XRD分析结果如

3、图3所示。该附着物无特征衍射峰,表明其晶体特征性较弱,结晶极差,近似非晶质。图3 XRD分析结果Fig.3 XRD analysis results1.3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该附着物的峰形主要跟某些硅酸盐相匹配,无有机物吸收峰。图4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Fig.4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sults1.4 小 结通过上述试验分析发现,结垢产物为某种金属化合物,非换热器钛板腐蚀产物,主要含有金属元素为Mn、Fe、Al、Mg、Ca等,其中以Mn为主,且有机物含量较低。2 结垢机理分析2.1 锰氧化微生物作用产生由于RRI换热器冷端介质为海水,而海水中含有很

4、多微生物,该结垢产物可能由海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海水中含有一种锰氧化微生物,存在于土壤、淡水、污泥沉积物等环境,能将海水中可溶性的Mn2+氧化成不溶性的锰氧化物(主要是Mn(III)和Mn(IV)沉淀1-2,该氧化物称为生物锰氧化物。生物锰氧化物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且能氧化众多的有机组分2。该附着物可能是锰氧化微生物、生物锰氧化物等物质沉积到钛板内壁产生。但是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其结构主要与硅酸盐的结构相匹配,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盐类信号很差,无法判定。说明该结垢产物为生物锰氧化物可能性较低。2.2 海水中Mn元素吸附产生由该核电厂海域海水水质分析报告知,该海域海水中Mn、Si元素含量很低,其

5、中Mn元素浓度仅为0.0001 mg/L,如表1所示。表1 海水水质分析报告Table 1 Seawater quality analysis report (mg/L)文献3指出,当海水pH值为7.58.5时,海水中锰在玻璃体上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pH在此区间内随pH的升高,吸附程度增大。RRI冷端水质pH为7.95,与该文献中Mn强吸附玻璃体时的pH近似,因此该结垢可能是海水中的Mn不断沉积到钛板表面造成,但海水中的Mn元素是否在该钛板表面也有类似在玻璃体的吸附作用还有待验证。即使Mn元素在钛板上同样有类似吸附作用,但该核电厂海水水质中Mn元素含量并不高,而该附着物含很高的Mn元素,从这一

6、方面来看,该结垢产物是由海水中的Mn不断吸附造成的可能性不大。2.3 海水自身含有的硅酸盐沉积产生郭世勤和郭立鹤4提到一种含Mn、Si的非晶质矿物,呈红褐色,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XRD分析等,发现该物质富含Si、Mn,含有少量Al、Mg、Ca、Fe,无衍射峰,推断其为一种无定形的含锰铝硅酸盐相。上述试验表明该附着物很可能为类似的一种非晶质矿物。2.4 小 结通过对换热器可能的结垢机理进行分析,结合EDS、XRD和红外光谱的检测结果,结垢产物最大的可能性是一种非晶质矿物在海水侧进行沉积导致,如表2所示。换热管和钛板的形状复杂,流速相对平缓,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

7、3 选择合理的除垢措施换热管的结垢,将降低换热功率、改变换热管内部的工况,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除垢措施,尽快恢复设备正常性能状态。当结垢层在5 mm以下,可以单靠化学处理来完成,而当结垢层达到5 mm以上,则不论何种垢层,都需要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配合使用5。3.1 人工清洗人工清洗是成本最低,实施最为简单的清洗方法,在工期有保证,设备可以解体的情况下建议选择。但是人工清洗对板片可能有划伤,并且划伤部位更容易挂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3.2 喷射清洗喷射清洗是利用流体以一定速率喷向污垢表面,使污垢从换热面脱落。板式换热器需要解体进行处理,对于管式换热器直

8、管有良好效果,弯管部位效果较差。喷射清洗处理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在核电厂停堆大修期间,受限于时间窗口,喷射清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3 化学清洗在流体中加入除垢剂、酸、碱等,通过降低污垢与换热面的结合力,使其从换热面脱落。化学清洗可以在现场完成,清洗较为彻底,避免机械清洗对换热面的机械损伤,无需解体检查。在进行化学清洗后需进行压力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在换热管完全堵塞的情况下无法应用化学清洗,对清洗液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3.4 在线清洗设备运行期间,依靠胶球等在管内的运动,与管壁接触达到去除污垢的效果。例如:核电厂凝汽器采用胶球在换热管内循环,大大减少钛管内壁污垢的累积并节约维修费用。

9、而凝汽器在线清洗系统需要维护,存在胶球遗失、堵塞传热管等现象存在,类似的系统在电厂应用较少,成本及维护是主要因素。3.5 超声波清洗液体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空化效应,使污垢分散、粉碎、脱落不易在内壁上形成积垢。超声波除垢实现了在线抑垢和除垢,操作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但其抑垢和除垢作用会随介质的流动方向改变从而减弱,且需要安装超声波发生器、转换器等设备,成本较高。4 结 语EDS、XRD等试验结果和上文分析表明,换热器结垢产物是一种富含Mn、Si等非晶质矿物,其结垢原因是海水自身含有的硅酸盐沉积。作为核电厂的重要设备,海水系统换热器换热部件表面结垢,将导致总传热系数下降,影响设备可靠性,甚至造成设备的停运,影响电厂安全运行。因此,建议核电厂对海水系统换热器开展专项管理,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检查,根据换热器效率曲线、型号、设备结构等选择合适清洗方法适时对污垢进行清理。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