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4523391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生产应知应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应知应会一、安全生产名词解释1 .红线意识:人命关天,开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 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 .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落实“党政同责要 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 同承当领导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 子成员对分管围安全生产工作承当相应职责;落实安全生产 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 任主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 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 况,并向社会公示。“五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

2、入 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3 .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4 .三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监管 责任。5 .五同规定: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 核。6 .三同时: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常说的“三同时,还包括环境保护“三同时和职业健康“三同时。7 .五级五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 村社区五级;”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 “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向党委组织部门报送辖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全覆盖、“三个必须,即

3、:“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 管安全全覆盖。8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 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9 .三违:指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对违反劳动纪 律。10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 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事故隐患一 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11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 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12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 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分为一般事故隐 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3 .重

4、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 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 上的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 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 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 除的隐患。14 .隐患整改五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时限到位、预案到位。15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 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 造成事故。16 .有限空间:封闭或局部封

5、闭,进由口较为狭窄有限, 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17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 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阔员工没有受到深刻教 育不放过;事故制定的防措施未落实不放过。18 .HSE管理体系: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 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19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 源,建立预防机制,规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

6、持续改良,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化建设。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政策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共7章114条c 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开展;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三、落实“三 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四、明确乡镇人民 政府以与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五、 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六、建立事 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八、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九、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制度;十、加大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22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3 .安全

7、生产主体责任: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按照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的后果承当法律责任。24 .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 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 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与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与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

8、事故。26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围: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 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 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由。2完善监测监控、应急装备技 术、设施配置与维护保养支由,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 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由。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评估、监控和整改支由;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 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由。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由;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 安全防护用品支由,安全设施与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由。5安全生产适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 用支由。6地质勘探野外应急食品、应急器械、应急药品 支由。7其他与安全生产

9、直接相关的支由。27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 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小事故、一般事 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五个等级。 (1)小 事故:指只有轻伤但没有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和死亡,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不足50万元的事故。(2) 一般事故:指造成1-2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3)较大事故:指 一次死亡3-9人,或者10-49人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4)重大事故:指 一次死亡10-29人,或者50-99人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

10、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5)特别重大事故: 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 1亿元以上的事故。28.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 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 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 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如果事故现场条件特别复杂,难以准确判定事故等级, 情况十分危急,上一级部门没有足够能力开展应

11、急救援工 作,或者事故性质特殊、社会影响特别重大时,就应当允许 越级上报事故。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如下规定上报事故情 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 院。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 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 门。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

12、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由现新情况的,应当与时补报。自事故发 生之日起30日,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与 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与时补报。三、安全监管有关规定“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随机抽查检查对象、随机选派 执法检查人员,与时公布查处结果。“五个一批: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 行为,通报一批黑,取缔一批非法企业,关闭一匹不符合安 全生产条件的企业。31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 工作机制: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 体系,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

13、患登记,建立实行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四级检查:企业周自查、县区月排查、市区季检查、省级督查。“四清单:企业自查清单、县区排查清单、市区检查 清单、省级抽查清单。34 .安全生产“六打六治:1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 问题;2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 乱挖乱钻问题;3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 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桂靠、外包,违规装载 等问题;4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分包问 题;5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围 经营、桂靠经营与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

14、途客车夜间违 规行驶等问题;6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生产 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由口疏 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35 .“三基建设:落实基层责任、强化根底能力、提 升根本素质。36 .“三化建设: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 行业直管专业化。37 .四严双查:严格执行规章和制度、严格排查各种隐 患、严格整改隐患、严格进展验收和严肃事故调查,严格责 任追查。38 .“五级监管网格:市政府、镇街部门、办事处、 村居、企业。39 .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 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 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

15、对存在生产经 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 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 责任。“四个准入:严格规划准入、严格规模准入、严格工 艺设备和人员素质准入、严格人流密度准入。41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 查治理。42 .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诚 信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 的安全生产行为信息;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诚信激励和失信 惩戒。43 .五大开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防遏制重特大事故。四、行业安全生产有关规定45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 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展安全培 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 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46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1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规生产。2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