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452087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

2、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

3、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还包括上海、无锡、常熟、南京等城市。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4、,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3、其他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外,园林类型还有寺庙园林等。寺庙园林一般多坐落于名山大川之间,将诗情画意融入园中,追求天然林泉风景之美。东晋时慧远率众僧避乱江南,在庐山建了东林寺,融佛寺、庙观于有限的空间中,有意识的再现了自然山美景。(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

5、、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三、园林造景艺术分析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从而达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

6、景手段很多,通常是采用对景、抑景、框景、借景及漏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的。、1、对景对景是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苏州古典园林中通常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倒影楼等景物,都是这类手法。2、抑景抑景是指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令游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能使园林显得更有艺术魅力。在拙政园人们一进

7、门,迎面就是一座错落而自然的黄石假山挡住视线和去路,但它不能阻挡尘嚣,而且能藏住园内清净美景不让外露。3、框景框景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等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拙政园中 “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如果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4、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

8、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如拙政园将离它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5、漏景漏景是指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常常设以漏窗,可以通过“漏窗”欣赏园外或园内的美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在拙政园里也可以到处看到漏窗的影子。四、园林基本建筑风格与形式分析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轩、榭、舫、亭、廊、桥等。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

9、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

10、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

11、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的山水环境。这样的创作又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否则就不免流域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去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眼神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

12、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三)诗画的情趣“按艺术门类来分析,中国的诗词、书画艺术同园林艺术都讲究抒情表意,其中古典园林相比诗词、书画更为综合,表达语汇更加丰富。”古典园林是中国木建筑结构美、工艺美的完美结合,相比其他艺术门类,其意境内涵的表达更直观,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更为大众所共享。园林中的湖光山色、岩岫变化、飞瀑引涧、郁树掩映、廊桥飞渡、停台楼阁虽

13、尽人力兴造,无不浑然天成,从诗画中寻求造园的文化渊源和造景基准,再将园景入诗入画,使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达到统一。园林景观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通融时间艺术的诗与空间艺术的画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总体到局部都包这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四)意蕴的蕴涵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含蓄和意境两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立意独到,别有匠心,是古往今来文人探寻自由生活、渴望寄情山水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质朴自然、恬淡无拘生活的渴望。1、表现含蓄含蓄效果是中国古典

14、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拙政园在围墙外就可以看到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但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2、强调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

15、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拙政园的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六、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是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即是人们对龙的崇拜而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雄壮、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

16、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他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样式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