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449900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古诗阅读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一封家书妈妈,不知风儿是否将这份情向您传达,妈妈,我想家。不知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脆弱,像个傻瓜。希望您给我个满意的回答,我到底有没有变化。玩弹球,玩泥巴,过家家,打水仗,丢石头和捉青蛙,这一切都已经放下,唯一放不下的是您和我爸。妈,以后天气热了,您要注意身体;爸在外开车,很辛苦,您一定要好好照顾他。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好了,写到这里吧,今年暑假我一定回家,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1)

2、照样子,写词语。甜甜蜜蜜(AABB式)(2)你喜欢诗中的孩子吗?为什么?2. 课外阅读。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题目中哪个字是全诗的字眼?_2颔联写出了春雨的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_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

3、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3.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独在异乡为_,每逢佳节_。遥知_,遍插茱萸少一人。1“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诗中的一个“_”字将诗人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浓烈。2“佳节”指的是_节,这一天的习俗有_。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诗人王维不由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第_句表达了王维远离家乡的寂寞和思念亲人的心情。第_句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4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每逢佳节_”的意思。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所见_,_振林樾。_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中原

4、句子回答)。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 )的牧童。A.聪明、有心计 B.天真、可爱 C.淘气、爱捣乱5.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

5、情绪。6. 古诗阅读。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解释下列重点字。依:_尽:_穷:_ 更:_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诗人所_,短短十个字,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_,要想看到更远处,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3“_”这两句诗常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两句劝告人们上进的诗句:_。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境。_5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_7. 根据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2诗中“坐”的意思是()A.乘;

6、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3“”应填的诗句是()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B.对祖国的热爱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洞庭湖:位于今_北部,是_流域的湖泊。2理解前两句,选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字表现的是(_)之美。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镜未磨”表现的是(_)之美。 A宁静朦胧 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与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

7、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_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天门山:今安徽_山与_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_。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地,所以叫楚江。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_)“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_)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_)8. 阅读天地。恵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是一首_诗。2诗

8、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_。3里面有几样植物?_。4短文中分别描写了_和_两样动物。9. 阅读理解。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添得黄鹂四五声。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从这首诗中的“_”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从“_”可以看出天气十分晴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途中_的心情。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蒌蒿:芦芽:.河豚:. 上:_.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4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

9、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来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11. 诗歌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_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_之情。2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_3自然界的“风雨大作”之声和陆游的“铁马冰河”之梦有什么关系?_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

10、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_)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12. 古诗欣赏。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读一读,理解其中的大意。2解释诗中加点的词。怜:_深:_3诗的第一句写幽草是_景,第二句是_景。(选择“动

11、”或“静”填空)4这首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是哪个字?_5后两句常被作为画题,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画面写下来。_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七夕今肖看碧霄,_家家乞巧望秋月:_。(1)把古诗补充完整。七夕今肖看碧霄,家家乞巧望秋月:。(2)七夕是指农历的,是传说中鹊桥相会的日子。(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意思。这时,人间女子常会对着用五彩线穿针。(4)如果你正在向织女乞巧,你会乞取什么呢?快来写一写!14.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读古诗完成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句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