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435803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测评B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品高考网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B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D)=0.4 mol / (Ls) B(C)=0.5 mol / (Ls) C(B)=0.6 mol / (Ls) D(A)=0.15 mol / (Ls)2.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C )A0.45 mol / (L

2、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3.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 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5. 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

3、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6.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7.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

4、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8.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5、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0.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象如下右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下右图:a1a2 a1b2 b1t2 t1=t2 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 在一密闭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

6、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 SO2为0.25 molL-1C. SO2、SO3均为0.15 molL-1 D. SO3为0.4 molL-112. (2008全国II理综,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物质物质的量实验CO2H2COH2O甲a mola

7、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13.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33%B. 40%C. 50%D. 65%14.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 N2(g)+3H2(g) 2NH3(g) B. 2H

8、I(g) H2(g)+I2(g)C.PCl5(g) PCl3(g)+Cl2(g) D. 2SO2(g)+O2(g) 2SO3(g)15.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A(g) 2B(g)和2C(g) D(g),X1和X2分别是A和C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1降低,X2增大 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16. 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 = HTS和S的变化情况是( )A. G0,S0 B. G0 C. G0,S0 D. G0,S017. 某温度下,反应SO2(g)+

9、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18. (2008全国I理综,11)已知:4NH3(g)+5O2(g) = 4NO(g)+6H2O(g) H=-1 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6分)19(6分)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检查图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_。(

10、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_。(3)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 _。20.(10分)在100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时间020406080100c(N2O4)0.100c10.050c3abc(NO2)0.0000.060c20.1200.1200.120试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molL-

11、1,在020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olL-1s-1。(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为_molL-1。21(5分)对于A2B(气)nC(气)Q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态。(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的状态为_;当n3时,A的状态为_。(3)若A为固体,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_。(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反应。22. (6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 2C(g)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A

12、2)=0.5molL-1, c(B2)=0.1molL-1,c(C)=1.6molL-1。若A2、B2、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g molL-1请确定:(1)a、g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2)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g_,a有最大值为_。(3)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b_,a有最小值为_。(4)b的取值范围为_。23. (8分)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应:A(g) + B(g) C(g) H0。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有关问题:(1)升温时,C的反应速率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一定不移动 D.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