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425911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光气检验检测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体光气的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本文件规定了固体光气的检测指标、储存条件等内容,以规范固体光气的检验操作,确保质量符合产品的工艺要求。2. 版权说明本方法由Lowlf发明,本文件由Lowlf制定,任何人在使用借鉴中,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有任何问题及错误之处,请联系:E-mail: L QQ:3640273703.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固体光气的质量检测。4. 产品信息4.1产品名称及代码 4.1.1品名:固体光气,其他中文名:三光气,三聚光气4.1.2化学名:二(三氯甲基)碳酸酯,又三氯甲基碳酸酯,双(三氯甲基)碳 酸酯,碳酸二(三氯甲)酯4.1.3 分子式:C3CI6O34.1.4结构式:Cl

2、 O CI4.1.5 BTC的分子模型图1 BTC的分子模型4.1.6 BTC的空间三维结构图2 BTC的空间三维结构4.1.7 英文名:Bis(trichloromethyl)Carbonate或 triphosgene.简称 BTC4.1.8 CAS 号: 32315-10-94.1.9 成品代码:XZ0064.2性状4.2.1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固体,有类似光气的气味4.2.2 晶体结构:单晶,其晶参数为 a=9.824 10-10m , b=8.87 X10_10m ,10c=11.245 X m,晶角为 91.70 4.2.3 密度:相对密度1.78,熔融密度:1.6294.2.4

3、 熔点:77-81 T4.2.5 沸点:沸点203-206 C (部分分解)4.2.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乙醚、四氢呋喃( THF )、苯、环 己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4.2.7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表面蒸汽压极低,热稳定性高,初始分解温度为130C,在潮湿的气氛中于90C开始分解,在蒸馏温度有极少量分解。 遇热水及氢氧化碱则分解,可与醇、醛、胺、酰胺、羧酸、酚、羟胺等 多种化合物发生羰基化、氯化、氯甲酰化、环化、缩合等反应。FL-CH-R*K-NHtXJHChCORCOOHESO-K Ar? OilR-COOHR-COCI -_ R-COOOC-Ridnd

4、csC V Hfl Hz.OH 各卜HactocK 3 kMsMones-CX Qit tArl -O-COOJ r Ar -O- 4.3 固体光气质量标准(Q/XZ 001-2010 )等级工业优级品工业一级品工业二级品纯度(%)为9.5为9.0为8.0熔点C)79-8178-8177-81水分(%) 0.5 0.5 0.55. 含量测定5.1原理(碱-氯离子检测法)加热条件下,在碘量瓶中用精确称量的BTC样品与过量碱完全反应后(一般 需20-30min),再加过量硝酸煮沸去除过量的碱液,再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溶 液中的氯离子,从而计算出该产品中BTC的含量。强碱,CCI3OCOOCCI3

5、碱 3C1C0C1ClCOCl + 4NaOH N&CO3 + 2NaCI + 2出0即 CCI3OCOOCCI3+ 12NaOH 3Na2CO3 + 6NaCI + 6H2O6ciVi1ciVi/6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 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 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 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 + Cl f AgCI J2Ag + + CrO4f Ag2CrO4 J 砖红色) 又: NaOH + HNO3 f NaNO3 + H2ONa2CO3

6、+ 2HNO3 f 2NaNO3 + H2O + CO2TAgNO3 + NaCI f AgCI J + NaNO3C1V1C1V1M(btc)=296.75C( BTC)= C1V1/65.2试剂和溶剂5%0.5 mol/L0.5 mol/L0.2 mol/L0.05 mol/L0.05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硝酸溶液硝酸银溶液 铬酸钾指示剂 稀氢氧化钠溶液 稀硝酸溶液5.2.1 酚酞指示剂溶液:称取0.58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50m蒸馏水, 再滴加0.05mol / L氢氧化钠溶液使呈微红色。5.2.2 铬酸钾溶液,5%称取5g铬酸钾(CrQ)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滴加硝酸

7、银 溶液至有红色沉淀生成。摇匀,静置12h,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将滤液稀 释至100mL5.2.3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 = 0.100mol/L :将氯化钠(NaCl,M=58.44)置 于瓷坩埚内,在500 600E下灼烧40 50min。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 2.922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500mL。5.2.4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 = 0.100mol/ L:称取于105C烘半小时的硝 酸银(M=169.87) 8.4935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500mL, 贮于棕色瓶中。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浓度:用吸管准确吸取25.00mL氯化钠

8、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25mL。另取一锥形瓶,量取蒸馏水 50mL作空白。各加入1mL铬酸钾溶 液,在不断的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为终 点。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作 最后标定。5.3分析步骤1. 称取研细的试样0.10g (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碘量瓶中;2. 加入20ml无水乙醇,静置10min,至样品完全溶解;3. 准确加入0.5mol/LX 10ml当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入20ml蒸馏水,盖塞 水封;3. 把碘量瓶于60C静置0.5-1h,使试样完全反应;4. 取出冷却,加入0.5mol/L的

9、硝酸溶液10ml,煮沸10分钟;5. 若pH值在6.510.5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样品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硝酸或稀氢氧化钠的溶液调节至红色刚刚退去。6. 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刚出现砖红色沉淀即为滴 定终点。7. 空白滴定(250锥形瓶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注:一般情况下V0=0.05ml (已验证)。注:铬酸钾在水样中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在50100mL滴定液中加入1mL 5 %铬酸钾溶液,使CrO42-浓度为2.6X 10-35.2x 10-3mol/L。在滴定

10、终 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可用空白测定值消除。5.4计算公式C(BTC)M(BTC)3(btc)= m X100& (V1-V0)/600X296.75/m=0.0494(VcV0)/mX100式中:V0: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1: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6. 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水分测定仪)7. 熔点测定(熔点测定仪或毛细管法)7.1仪器设备铁架台酒精灯提勒管毛细管橡皮筋纸巾研钵温度计7.2试剂甘油、硅油或石蜡油7.3方法步骤7.3.1将提勒(Thiele)管(b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装入加热液

11、体(浴液,一般用甘油、液体石蜡、浓硫酸、硅油等),液面高于上叉管口 0.5cm即可,加 热部位如图2所示。7.3.2毛细管封口 :用手将毛细管截成 7-8厘米,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毛 细管按垂直方向伸入火焰,且伸进的长度要尽量短,火焰温度不宜太高, 断断续续地加热,封口要均匀、圆滑,以不漏气为原则。7.3.3样品填装(研碎,迅速填装结实,23mm为宜)。7.3.4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旁精确位置,使装样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处 在同一水平位置,再固定在b形管上下两叉管口之间的中心位置,要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b形管两侧管中心部位,按图2安装。图2熔点测定图示7.3.5加热升温测定、注意观察、做

12、好记录。7.3.6每个样品至少填装两支毛细管,平行测定两次。7.4结果样品开始萎缩(蹋落)并非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 到第一滴液体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到所有晶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 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熔程、熔点、熔距)。7.5分析7.5.1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 态之间的转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C (熔程)。 因此,测定熔点时记录的数据应该是熔程(初熔和全熔的温度 ),如123 124C,不能记录平均值123.5C。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 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测

13、定熔点可初步鉴定固体有机物和定性判 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7.5.2样品一定要干燥,并要研成细粉末,往毛细管内装样品时,将毛细管开口 的一端插入样品中数次,让样品进入管口,然后将毛细管开口一端向上, 从一直立在桌上的长约50厘米的玻璃管的上口落下,如此反复多次,直 到样品装入约2-3mm高度为止。再振落几下,务必将样品较紧密填充在 毛细管底。一定要反复冲撞夯实,管外样品要用卫生纸擦干净。样品粉碎 不够细或填装不结实,产生空隙导致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样品量太 少不便观察,产生熔点偏低;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7.5.3升温速度不宜太快,特别是当温度将要接近该样品的熔点时,

14、升温速度更不能快。一般情况是:开始时可快些:约5C /min将近熔点15C时:12C /min接近熔点时:0.20.3C /min对未知物熔点的测定,第一次可快速升温,测定化合物的大概熔点。待 热浴的温度下降大约30 C时,换一根样品管,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精确测 定。精确测定时,开始升温可稍快(每分钟上升约10C),待热浴温度离 粗测熔点约15C时,改用小火加热(或将酒精灯稍微离开Thiele管一些), 使温度缓缓而均匀上升(每分钟上升1 2T)。当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要 更慢,每分钟上升0.2、0.3C。注意观察时,样品开始萎缩(蹋落)并非 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到第一滴液体时,记下此 时的温度,到所有晶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时的温度,这两 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熔程、熔点、熔距)。参见图 3。样品初生态出现堰落出现小液滴即将稍失的姻小晶体 槪律图3熔化过程7.5.4毛细管封口时,避免封口一端发生弯曲或封口端壁太厚。 熔点管本身要干 净,若如含有灰尘,会产生4J0C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