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4227525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修辞学基础知识[指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修辞学 基础知识指南现代修辞学 基础知识一、 定义:1、修辞:名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应用 语言及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动词: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而应用语言及 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活动。2、修辞学:是研究修辞应用的科学,它研究如何依据语境,运用语文的各种材 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3、语流义变: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前后词语的影响或者在语流中所 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语义变化。4、情景义变:指词语因受到一定情景而产生意义上的变化。5、准语言:指伴随着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态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它 包括:辅语言、副语言、体态

2、语。6、比喻: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 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也叫譬喻。7、比拟:基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此物为彼物的修辞方式叫比 拟。或者说用描写彼类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描写此类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8、移就: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用来修辞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移 就。9、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 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 又叫移觉。10、夸张: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 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的修辞方式叫夸张

3、。1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 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12、借代:借此代彼,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 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修辞方式叫借代。13、跳脱:在描写中,由于某种特殊的情景,中间断了语路,没有尽情地描写 下去,而用省略号、破折号或其他符号来表示的修辞方式叫跳脱。14、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 义,实际上指另一种意义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双关。15、婉曲:有时碰到一些事,人们不便直说,不忍直说而闪烁其词,拐弯抹 角,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暗示出来,用与本意相关或相

4、类的话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叫婉 曲,也叫委婉或婉言。16、反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方式叫反语。17、拈连:在叙述有关事物时,把实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拈过来用于乙事物 的修辞方式叫拈连。18、反饰:为了表达需要,用两个对立的词或短语描写同一事物,使事物在矛 盾中达到和谐统一的修辞方式叫反饰。19、移姓:为了语言生动有趣,揭示人和事物的特点或者必然性,用揭示人的 个性特点或必然性的词移之为姓的修辞方式叫移姓。20、量词移用:为了修辞上的需要,把用于甲事物的量词移用于乙事物,或把 用于乙事物的量词而用于甲事物的修辞方式叫量词移用。21、相反相成:为了揭示事物本身内在的矛盾,用似乎有些矛盾的表达方式

5、, 来揭示事物本质,或者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修辞方式叫相反相成。22、转品:为了表达需要,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作另一 个词性使用的修辞方式叫转品。23、拆词:为了表达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把词或语拆开来的修辞方式叫拆 词。24、易色:由于表达需要,把适用于甲范围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范围的修辞 方式叫易色。25、仿词:为了表达需要,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原词中的某个语素,临 时仿造新词的修辞方式叫仿词。26、同异:有意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字面既同又异的词语用在一个语言片断之 中,利用它们的相互对照比较或映衬来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突出所要表达的意 思,引起别人注意的修辞方式

6、叫同异。27、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主要思想,用相似、相类或相反的东西作背 景,从旁陪衬、烘托得修辞方式叫衬托。28、对照: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对 比的修辞方式叫对照。29、自言相违:为了表达需要,使文章突兀转折,造成波澜,对所要说明的内 容重点强调,而使肯定说法和否定说法并用,或使全称肯定和部分否定并用的修辞 方式。30、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类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相连意思的 修辞方式叫对偶。31、迭现: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作者把回忆往事、憧憬未来、眼前出现的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连串形象栩

7、栩如生的描绘出来的修 辞方式叫迭现。32、示现:作者凭借想象,把实际上没有听到,没有见到的事物写得如见如 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修辞方式叫示现。33、摹绘: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描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摹绘。34、回避:想让别人 了解自己的意思,但又由于某种原因不好直说,而用含蓄 委婉的语言,起到不言自明的作用的修辞方式叫回避。35、呼告:由于情感强烈,说话人和作者直接呼唤不在面前的人和物,并直接 对它说起话来的修辞方式叫呼告。36、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 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排比。37、层递:用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似

8、的语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使语义 内容递升或递降排列的修辞方式叫层递。38、反复: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式 叫反复。39、顶针:为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 的开头,使句子头尾相连,上递下接,一环扣一环的修辞方式叫顶针。也叫顶真、 联珠、蝉联。40、回环:采用变换语序的方法,把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断紧紧 连在一起,形式上表现了“来复美”,内容上表现了两种事物或情景之间的对立同 异辩证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回环。41、错综:为了语言的呆板单调,使之活泼有变化,把本来可以用重复和整齐 匀成的语句来表达,而故意写得参差不齐、错落有

9、致的修辞方式叫错综。自己回答,或温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式叫设问。43、反问: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它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问而 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式。44、成语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适应语义、修辞、语音或语法上的 需要,对对成语的 某些部分加于调整、改动,把成语拆开来使用或引申其意,或 抛弃成语的惯常的引喻意义,而临时用词面意义,这种成语的变通用法叫成语的活 用。45、飞白:由于特殊表达的需要,明知是读错、写错的词语,故意效仿来用的 修辞方式叫飞白。46、别意释词:为了使语言生动有趣,对词语不作本义解释,而是望文生义, 引申和发挥,作别的意义解释的修辞方式。47

10、、数代:为了使语言含蓄、灵活而富于机变,用数词代意思的修辞方式叫数 代。48、同形:为了使描写对象写得准确、具体、形象,用字形、字母、符号或几 何图形来描绘的修辞方式。49、同词转跌:为了使语言跌宕,增强文章的情趣,进一步揭示人和事物的本 质,用同一个词转跌话语的修辞方式叫同词转跌。50、杂混:在用词造句时,故意不遵循某种特定的统一风格,将风格 色彩不相协调的相混,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特定的修辞目的的修辞方式叫 杂混。51、语境:语境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它有两种分法,一种可分为内部语境 (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和外部语境(存在语言片断之外的客观因素和主 观因素)。另一种可分为狭义语

11、境(书面语的上下文和口语前后形成的语言环境)和 广义语境(表达时的具体盛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二、问答题:1、语境与修辞的关系:(1) 、语境赋予修辞以确定的含义:A、语境可不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B、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C、语境可以赋予特定的具体语言以感情色彩;D、语境可以排除歧义;E、语境可以创造条件,使词语活用或巧用;F、语境 可以丰富词语的意义;G、语境可以揭示文外之意,使文章造成曲笔(2) 、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应用。(3) 、语境决定修辞的优劣。2、修辞学的性质:(1) 、修辞学不属于纯语言学而属于大语言学;(2) 、修辞学不属于科学部门而属于艺术部门;(3) 、修辞学是

12、一门边缘学科。3、准语言的特点:A、广泛的社会性;B、具有民族性;C、具有直观性;D、具有时代性;E、具有多义性;4、修辞选择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考虑到时代性和社会性;其次,要考虑到语言使用的习惯;另外,要考虑到对象、场合;最后,我们要考虑到语体。5、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也叫言语风格,它是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是语言表 达上特有的格调和气派。语言风格的构成要素(风格手段)包括:语言风格要素(指语言结构内语言、词 汇、语法和一般修辞手段中一切具有风格功能的语言要素)和非语言风格要素(指能 起风格作用而又不属于语言结构体系的材料)。风格的属性特点包括:风格的可感性、整体性、独特性。风格的基本类型

13、: 语体风格:口头语(包括日常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和书面语(包括文艺语体、散 文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书面语体具有严密性、系统性、规范 性。时代风格:指某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语言风格。不同时代的语 言风格,是时代风格在语言中的反应。另外,语言的时代风格与统治思想及社会思 潮也有联系。民族风格:指某一民族语言特异的表达特点系列所形成的语言风格。民族风格 与民族的语言特点、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相联系。个人风格:指由于个人思想作风、生活经历、语言修养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个 人在语言上所特有的作风和气派。个人风格是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具体体 现,也是个人使用语言成熟的标志。表现

14、风格: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及 表达效果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语言风貌和格调。表现风格包括:藻丽和平实;含蓄和 明快;庄重和幽默;繁丰和简洁;豪放和委婉。风格的稳定性: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的风格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风格的变异性:风格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5、 回避的分类:用词语回避所说的内容;省略回避词语的;话以开头,但由于 某种原因而用谐音使话收回转到另一方面,把自己开始要说的内容避开。6、排比和层递的区别:从形式上看,排比是相似结构的排叠,层递不受语言 结构的约束;从内容上看,排比在语句的排列和布置上,基本是平列的、流水式 的,层递在语言的

15、排列和布置上是以内容为依据,按轻重、深浅、大小、远近、多 少的顺序层层递进或递降,是阶梯式的。7、排比和反复的区别:排比和反复有时是兼格。a、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 语或语句时,只能叫排比。b、如果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只能是 反复;c、反复只要两个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就可以构成,排比则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相似、和相关并列地排列在一起才能组成。反复中间可 以插入别的词语或句子,排比则不可以。8、成语活用:成语活用可以分为:抽换;扩展;变位;节缩、删削、省去成语中的个别词语;转用、拆离等。成语活用的作用:a、能使新鲜的语言准确的描写出人 和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贴切、生动活泼。B、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语 言通俗易懂。C、用人们容易接受的口语,代替了书卷气过重的书面语,使语言变 得有生气。D、可以增强文章的讽刺意味,加强文章的战斗力;e、可以入题进诗, 适应语言的结构要求,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F、成语活用可以繁衍新的 成语。G、成语活用可以适合于不同的表达对象。9、杂混分类:不同语种的杂混;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杂混;自称和他称杂混;不同 称呼杂混;修饰异类杂混;方言和普通话杂混。10、数代分类:借数词代抽象意义;借数词的实少代虚多;借数词代人和事。11、同形分类:用字形、用符号和字母、用几何图形。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