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13513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杨丽珠 宋 辉(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中文摘要 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儿童自我 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编制“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探讨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儿童自我控制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得出以下结论:“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延迟满足;幼儿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关键词幼儿

2、自我控制 结构 年龄差异 性别差异1 问题的提出自我控制是人类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特别在当今社会培养灵活应变和创造力,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已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的、必备的素质。幼儿期正是自我控制开始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自我调节的延迟满足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儿童4岁时出现,并可预期他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大学时期的学业成绩、社会能力等。123然而,我国幼儿任性、自控能力差,我们与日本福冈教育大学合作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家长最担心孩子任性;4我们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幼儿自我调节的延迟满足的水平与策略要高于我国幼

3、儿。这与我国的教育有关,目前我国幼儿园仍然存在教师对幼儿的高控制,幼儿对教师的高依赖现象,5探索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探讨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提供心理学依据。2 研究方法2.1编制“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2.1.1建立“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的理论建构本研究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让幼儿教师分别写出本班自我控制能力强、弱各两名幼儿典型行为表现和特征,男女各半,收回有效问卷400份;进行个案追踪观察,让16名

4、教师分别观察88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强、中、弱),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控表现,并作记录,观察6周,每周3次,每次10分钟;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导方式,结合开放式问卷和个案追踪资料,将幼儿自我控制概括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性、自觉性和监督与调节,形成幼儿自我控制理论建构,并确定其操作定义: / l 抑制冲动:指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由外界刺激引起,靠激情推动的行为或本能所驱动的行为的遏制。l 抵制诱惑:指抗拒诱惑干扰的能力,表现为对从事禁止或禁忌行为诱惑的抗拒,做事不受外界事物干扰的能力。l 延迟满足: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

5、中表现出的抑制能力。l 坚持性: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它以时间为尺度,以完成任务为标志,以困难情境为特征。l 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受社会规范调节支配,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原则,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l 监督与调节:指当发现自己的认识、情绪、行为与社会规范发生矛盾时,个体主动调节自己,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能力。2.1.2编制分量表的项目在幼儿自控能力发展教师评定问卷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儿童自我控制水平评定的量表资料,初步编制出一份包括69个项目的“幼儿自控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 请有关专

6、家(4人),从事幼教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8人),和研究生(4人)对每道题目的可读性和适宜性作出评议,删除其中语义不清或重复的题目17个,并对一些题目的表达方式进行了修改,最后整理形成52个题目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初始问卷”。问卷共分6个维度,52个项目:(1) 抑制冲动:包括8个项目; (2) 抵制诱惑:包括8个项目; (3) 延迟满足:包括4个项目; (4) 坚持性:包括10个项目; (5) 自觉性:包括10个项目; (6) 监督与调节:包括12个项目。题目采用5等级评定方式,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等级号与自控水平成正比。2.1.3预测,形成“幼

7、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随机从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90名幼儿进行预测。每名幼儿分别由两名带班半年以上的教师进行评定。评定前对老师进行培训以保证评定标准的统一性。用SPSS统计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我们删除了一些影响问卷信度和效度的表达不清和所测角度有重复的题目,经校正的题总相关和变量多重相关的平方。形成正式的“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2.2 测量2.2.1被试 随机从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岁、4岁、5岁年龄组幼儿各100名,男女各半,总计300名。2.2.2工具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正

8、式的“问卷”由38个项目构成,其具体结构如下:(1) 抑制冲动:包括6个项目; (2) 抵制诱惑:包括4个项目; (3) 延迟满足:包括3个项目; (4) 坚持性:包括7个项目; (5) 自觉性:包括8个项目; (6) 监督与调节:包括10个项目。2.2.3程序 让带班半年以上的两个教师分别进行评定,共15名教师,另15名教师作评分者信度,均为女性。对同一个班的评定在一周内完成。同时,对儿童进行个案观察,记录儿童自控行为的表现,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进行质的分析。以探讨幼儿个性结构、发展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2.2.4数据处理 对收集上来的资料进行整理,采用PSS for windows 9.0软

9、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题目采用5等级评定方式,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等级号与自控水平成正比。2.3实验被试 在大连市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各28、30、25名幼儿,共83名幼儿。工具 自我延迟满足任务工具 一个大的救火车、一个小的卡车,两盘巧克力,一盘装有2块,一盘装有1块。1个直径20cm长的电子秒表(具有儿童化性质),1个门铃,1块记时秒表。程序 被试儿童由家长陪伴到儿童心理实验室(实验室设在幼儿园内保证生态效度高),儿童实验时家长不得干预。家长坐在一个角落里,填写问卷。所有实验程序均录像。培训儿童理解程序和任务,首先让被试认识电子表(60秒)12用葡萄表

10、示,3用西瓜表示,6用香蕉表示,9用樱桃表示;然后让被试学习等待与得到的因果关系,当表针走到草莓处,告诉小朋友表针走到梨的地方(30秒),你就可以吃到这些小点心;进而让被试学会按铃的功能,跟小朋友说:“我们玩个游戏,我到旁边房间去工作,我把门关上,你按铃我能听见,现在我进房间里去,你按铃后,我就回来”。培训最多次数是5次,有2次呈现出对程序的正确反映,就说明儿童理解等待就能得到的道理和儿童按铃就可叫回实验员。正式实验 实验员给被试拿来一个大救火车和一个小卡车,并在地上演示。然后放在桌子上,同时放一个门铃,问小朋友你更喜欢哪一个玩具,小朋友说喜欢大救火车,实验员便说我必须到隔壁房间做点事,我把事

11、干完后我就回来,那么你就可以玩这个救火车了。如果你不想等,你可在任何时候按铃,我听见铃声就回来,你就不能玩这个大救火车,你只能玩这个小卡车,我不在时你也不能玩车,如果你玩了,我回来后你就不能玩这个大救火车。指导语说两遍,实验员说我走了,到隔壁房间,记时15分钟,或者记时到儿童按铃,或玩车的时间。实验员告诉家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请您不要跟孩子交谈,如果孩子到您这儿来,不要理他,最多只能告诉孩子妈妈在忙,在实验过程中,我要离开一段时间,请您不要干预孩子,不要告诉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实验两周后,被试还由第一次带他来的那位家长带他到实验室,第二次实验程序与第一次相同,不同的是刺激物由大救火

12、车和小卡车变成2块巧克力和1块巧克力。统计处理 计算各年龄组自我延迟满足等待时间,年龄差异。3研究结果3.1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的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同一班级中的两位老师同时对本班幼儿进行评价,评分者信度为0.803。首次施测三周后,进行再测。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见表1。从表1可见,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表 1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的信度系数 再测信度 Guttman分半信度 S-B分半信度 a系数抑制冲动 .886* .8519* .8523* .8572* 抵制诱惑 .858* .8296* .8297* .8143* 延迟满足 .761* .72

13、88* .8152* .7860* 坚持性 .899* .8754* .8955* .9027* 自觉性 .937* .8892* .8900* .8829* 监督调节 .936* .9387* .9388* .9437* 总问卷 .941* .9678* .9678* .9763* * p.0013.2“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的效度检验请有关专家对本问卷所有题目进行鉴定,检验其内容效度,见研究结果部分。根据心理测验理论,一个量表的总分与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衡量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标。各分量表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7980.955之间,各分量表得分与问卷总分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

14、,本问卷有效。3.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的项目分析本问卷38个项目经校正题总相关系数为0.52790.8155之间,多重相关的平方0.49090.7682之间,区分度很高,说明各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也反映了量表本身的内部一致性很好。3.4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水平小、中、大班幼儿延迟满足的平均等待时间见表2。表2 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小班N=28中班N=30大班N=25平均等待时间 M351”749”1040”标 准 差 D554F=11.19* P.001由表2可见,小、中、大班等待时间差异显著,可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3-4岁的发展速度优于4-5岁的发展速度。3.5幼儿自我控制的结构3.5.1分析变量的相关矩阵分析变量的相关矩阵,目的在于考察所有项目是否适宜于因素分析,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aiserMeyerOlkin度量。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966Bartletts Test of S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