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振动实验 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410940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弦振动实验 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 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 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 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 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弦振动实验 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弦振动实验 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报 告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室温 气压 成绩教师实验名称 弦 振 动 研 究 【实验目的】1. 了解波在弦上的传播及驻波形成的条件2. 测量不同弦长和不同张力情况下的共振频率3. 测量弦线的线密度4. 测量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实验仪器】弦振动研究试验仪及弦振动实验信号源各一台、双综示波器一台【实验原理】驻波是由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的特殊干涉现象。当入射波沿着拉紧的弦传播,波动方程为 当波到达端点时会反射回来,波动方程为 式中,A为波的振幅;f为频率;为波长;x为弦线上质点的坐标位置,两拨叠加后的波方程为这就是驻波的波函数,称为

2、驻波方程。式中,是各点的振幅 ,它只与x有关,即各点的振幅随着其与原点的距离x的不同而异。上式表明,当形成驻波时,弦线上的各点作振幅为、频率皆为f的简谐振动。令,可得波节的位置坐标为 令,可得波腹的位置坐标为 相邻两波腹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由此可见,只要从实验中测得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波长。在本试验中,由于弦的两端是固定的,故两端点为波节,所以,只有当均匀弦线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弦长)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才能形成驻波。既有 或 式中,为弦长;为驻波波长;n为半波数(波腹数)。另外,根据波动离乱,假设弦柔性很好,波在弦上的传播速度取决于线密度和弦的张力,其关系式为又根据波速、频率与

3、波长的普遍关系式,可得可得横波传播速度如果已知张力和频率,由式可得线密度如果已知线密度和频率,可得张力如果已知线密度和张力,由式可得频率 【实验内容】一、 实验前准备1. 选择一条弦,将弦的带有铜圆柱的一端固定在张力杆的U型槽中,把带孔的一端套到调整螺旋杆上圆柱螺母上。2. 把两块劈尖(支撑板)放在弦下相距为L的两点上(它们决定弦的长度),注意窄的一端朝标尺,弯脚朝外;放置好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接好导线。3. 在张力杆上挂上砝码(质量可选),然后旋动调节螺杆,使张力杆水平(这样才能从挂的物块质量精确地确定弦的张力)。因为杠杆的原理,通过在不同位置悬挂质量已知的物块,从而获得成比例的、已知的张力

4、,该比例是由杠杆的尺寸决定的。二、 实验内容1. 张力、线密度一定时,测不同弦长时的共振频率,并观察驻波现象和驻波波形。(1) 放置两个劈尖至合适的间距并记录距离,在张力杠杆上挂上一定质量的砝码记录。量及放置位置(注意,总质量还应加上挂钩的质量)。旋动调节螺杆,使张力杠杆处于水平状态,把驱动线圈放在离劈尖大约510cm处,把接收线圈放在弦的中心位置。提示:为了避免接收传感器和驱动传感器之间的电磁干扰,在实验过程中应保证两者之间的距离至少有10cm。(2) 将驱动信号的频率调至最小,以便于调节信号幅度。(3) 慢慢升高驱动信号的频率,观察示波器接收到的波形的改变。注意:频率调节过程不能太快,因为

5、弦线形成驻波需要一定的能量积累时间,太快则来不及形成驻波。如果不能观察到波形,则调大信号源的输出幅度;如果弦线的振幅太大,造成弦线敲击传感器,则应减小信号源输出幅度;适当调节示波器的通道增益,以观察到合适的波形大小为准。一般一个波腹时,信号源输出为23V,即可观察到明显的驻波波形,同时观察弦线,应当有明显的振幅。当弦的振动幅度最大时,示波器接收到的波形振幅最大,这时的频率就是共振频率,记录这一频率。(4) 再增加输出频率,可以连续找出几个共振频率。注意:接收线圈如果位于波节处,则示波器上无法测量到波形,所以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此时应适当移动位置,以观察到最大的波形幅度。当驻波的频率较高,弦线上形

6、成几个波腹、波节时,弦线的振幅会较小,眼睛不易观察到。这时把接收线圈移向右边劈尖,再逐步向左移动,同时观察示波器(注意波形是如何是如何变化的),找出并记下波腹和波节的个数。(5) 改变弦长重复步骤3、4;记录相关数据2. 在弦长和线密度一定时,测量不同张力的共振频率。(1) 选择一根弦线和合适的砝码质量,放置两个劈尖至一定的间距,例如60cm,调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稳定的驻波。(2) 记录相关的线密度、弦长、张力、波腹数等参数。(3) 改变砝码的质量和挂钩的质量,调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稳定的驻波。记录相关数据3. 张力和弦长一定,改变线密度,测量共振频率和弦线的线密度。(1) 放置两个劈尖

7、至合适的间距,选择一定的张力,调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稳定的驻波。(2) 记录相关的弦长和张力等参数。(3) 换用不同的弦线,改变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同样波腹数的稳定驻波,记录相关的数据。(4)【数据记录及处理】张力一定时不同弦长的共振频率张力/N弦 长/cm波腹数/n波 长/cm共振频率/Hz传播速度/m/s12.25601120130.1162.12551110145.5160.05501100160.1160.1045190179.7161.7340180200.2160.16弦的线密度=4.610-4 kg/m作波长与共振频率的关系图。 弦长一定时不同张力的共振频率弦 长/cm张 力/N共振基频/Hz传播速度/ms-1弦线线密度/gm-16012.25135.1162.120.4769.8118.1141.720.497.35102.8123.360.484.983.79100.550.482.4559.8471.810.48作张力与共振频率的关系图,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