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408458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对环境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建议环境教育是以人类环境的关系为 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 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 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 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 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 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 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

2、价人、文化及其 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 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 育。环境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使整个社会对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新的、敏锐 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以及维护 高质量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员。环境教育的实施原则包含:整体性、终身教育、科际整合、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世界 观与乡土观的均衡,永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环境教育的特点 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全球性 和学际性等特点。全民性 环境教育,从对象上看,是全民教育,具有全 民性的特点。因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每一个人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息息相 关,

3、没有全民的关心、参与和身体力行,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就 难以解决。环境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家庭、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等。总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环境教育。终身性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 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 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全球性 环境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 地区都在进行的教育,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互相影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 加,不管来自北美、欧洲或亚洲,在地球周围积存构成的温室效 应将影响整个地球。虽然这些环境问题发生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但

4、其灾难性后果必 将是全球性的。地球只有一个,必须共同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因为人们已进入了人类进化的全球性阶段,每个人显然地有两 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是地球这个行星。学际性 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各个学科协同进行 的综合教育,具有学际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学际性特点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 定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行。所以,环境教育决非某一学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学科的共同 任务。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各个学科,而且还包括技术科学、数 学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只有这些学科通力协作,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为我们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

5、和从事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 育地方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初中学生环境教 育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实际,现就环境教育和我市初中环境教育的教 学强调如下几点。一. 课程性质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省的必修地方课程。二. 课程目标 环境教育以培养环境素养为主旨。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重在创设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和实践活动中感受、体 验与内化。2、过程与方法 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环境系统, 获得识别、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包括观察周围的环 境现象、发

6、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调查方案、搜集和整理信息、 采取行动、反思和评价、交流和表达等。3、知识与能力 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创造 并推动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态提供了 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础;社会生活包含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经济与技术决定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方式;决策与参与反映人们合作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意识与途 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 反思并采取行动,从而全面理解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形 态和过程。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 维目标,环境教育课程更重

7、视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 内容选择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对山 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建议的教学 内容加以选择或改编,使之适合本地条件和学生需要。教师应注意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 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 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四. 教学策略环境教育的实施必须凭借有效的教学策略, 并根据对环境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价随时调整教学策略。1.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 目标、内容以及学生和教师的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 与方法,例如户外教学、社区服务、实地考察、模拟

8、游戏、个 案研究等。2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必须改变对师生角色关 系的传统认识,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素质的培养为 教育和教学的目标,力争通过环境教育促进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培养 身心健康、表里如一的高素质学生。3.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是环境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环境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使人们意识到日常生活方式和传统 生产方式与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的联系,即要使学生意识到,许多 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例如,人们业已习惯的垃圾处理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 境污染:焚烧导致空气污染,填埋导致土壤污染,往江河湖海倾倒导 致水

9、体或水源污染,等等。4. 从可解决的问题做起 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许 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单靠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足以 解决问题的。像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 同参与才有可能解决。对中小学生来说,更需要的还是关注身 边的可解决的环 境问题。在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 些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起点,并鼓 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探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学生可以增强信心,并愿 意进一步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5 .创造融洽和相互支持的人际环境环境教育的教学过

10、程要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要为学生提供机会 互相分享和交流。五. 自主探究与行动研究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对真实的环境问题或自己所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1.自主探究探究 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包括如下要素。(1) 识别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或者在教师引导下识别并提出环境问题。(2) 对该问题已了解什么,还需要了解什么。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他们就该问题已经掌握的信息,以及在提出 解决方案之前,他们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3) 鉴别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的信息来源,搜集相关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搜集信息的途径包括利用图书

11、馆、大众传媒、网络数据库,向 专家、环保组织成员或政府官员请教,野外考察,走访社区居民, 采集大气、水、土壤、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的样本等。对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要进行鉴别、分析和综合处理等。(4)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评价各方案可能产生的效果, 并选择和确定行动方案。(5) 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实施计划,及时评价并调整 计划。行动计划包括采取行动的时间和人员安排,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等。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搜集有关信息,以便对行动过程 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调整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补救行动,确保达 到预期的结果。2. 行动研究 通过观察或调查,发现身边现实的环 境问题,确定所要研究

12、解决的问题,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 础上,制定研究计划,然后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在 行动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调整研究计划和行 动,不断改进实践,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构成了环境教育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师生民主参与决策,而 不是依赖外部专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提出一个自己想要解决的环境问 题,通过探究、讨论,澄清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潜在的阻力或 限制,寻求采取行动的机会。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学生或教师不断地进行批判性反思, 并根据反思结果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学生不必等到调查研究取得明确结果之后再采取行动,而是边 计划、边行动、边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样可以避免无休止的调查 研究而贻误采取行动的时机。招远教研室2009年5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