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402428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浆方案、全断面注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1.1太阳宫中路-望京西路热力管线工程(三环路-太阳宫大街)、(太阳宫大街-阜 通西大街)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开挖的实际情况。1.1.2国家、北京市和建设部等相关行业颁发的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1.1.3我单位设备物资资源,经济技术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1.4依据实地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等。1.2编制原则1.2.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细致学习图纸,在充分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 上,合理编制施工方案,使其科学适用且着重考虑施工的经济等因素,方案做到科学、 经济、实用、安全。1.2.2施工总体部署合理,施工计划可行、高效,确

2、保总体工期要求。1.2.3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完成业主的要 求,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精品工程。1.2.4在施工全过程中采用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1.3国家、北京市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1.3.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32-2005)1.3.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第二章 工程概况、难点及水文地质情况2.1工程设计概况2.2.1本工程为两个施工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为三环路一太阳宫大街。第二区域为

3、太阳宫大街一阜通西大街。(1)管线走向:工程位于太阳宫中路,起点为北三环东路,经西坝河南路、太阳 宫中路至太阳宫大街,由太阳宫大街经太阳宫中路、望京西路到阜通西大街。全线共设 有5处分支,各节点定位以定线坐标为准。(2)管线分支:三环路一太阳宫大街的9#小室有一向西DN300分支,长16米, 13#小室与现况已建DN500隧道相接,15#点设有DN800向西分支,长43.4米。太阳宫 大街一阜通西大街2#点设有DN300西向分支,长23.4米。11#点预留DN400分支。2.2.2管线敷设方式:全线主要以浅埋暗挖通行地沟敷设为主。三环路一太阳宫大 街8#点一9#点及14#点一15#点采用顶管敷

4、设,9#点一1/9#点采用直埋敷设。2.2.3管线补偿形式:采用波纹管补偿及自然补偿。2.2.4供回水方向为:干线东供西回、南供北回,三环路一太阳宫大街9#分支、15# 分支、太阳宫大街一阜通西大街2#分支采用西供东回。2.2.5滑动支架间距:DN1000管道滑动支架间距:直管段12m,拐弯处8m;管长 大于110m的管段,滑板长度加长为760mm。2.2.6设计参数:热水:供水温度150C ;回水温度90C,设计压力1.57Mpa。2.2.7管道分类及分级:管道属于公用管道-GB2级。2.2.8管线路由:本工程热力管线位于太阳宫中路永中,具体位置见管线平面布置 图。2.2.9保温及防腐:管道

5、采用珍珠岩瓦保温,补偿器采用高温玻璃棉保温。检查室 管道采用无机富锌底漆和聚氨酯面漆防腐。2.2.10管材:检查室内管径大于、等于DN250的采用符合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 弧焊钢管(CJ/T 3022-93)标准的钢管。2.2.11试压标准:分段试压2.4MPa,总试压2.0MPa。2.2 土建专业结构形式全线共设计小室17座(三环路一太阳宫大街的5#、8#、9#、12#、13#、14#、15#、 1/15#、16#及太阳宫大街一阜通西大街2#、3#、5#、6#、8#、9#、11#、14#)。小室 为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室采用格栅锚喷护壁的施作方案。隧道结构为马蹄型,直边 墙、平底板,采用复合

6、衬砌结构型式,初期支护为格栅喷射混凝土结构(钢筋格栅+钢 筋网+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层衬砌之间设防水层。小室 结构为复合衬砌,采用格栅喷射混凝土结构作为初期支护,二衬为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两层衬砌间设防水夹层,防水层厚度为1.5mm,占初衬厚度。DN1000隧道断面二衬净尺寸4.4x2.8m; DN800分支隧道断面二衬净尺寸3.6mX 2.5m; DN300分支隧道断面二衬净尺寸2.1x2.0m;结构采用摸筑抗渗混凝土及全外包 柔性防水板联合防水。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查部门所提供的已审查合格的地勘报告,场地地质概况如下: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的素填土

7、、杂填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粉砂,交互沉 积,临近西坝河时,填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勘探深度内发现两层地下水。埋深2.00 6.30米,两层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为排泄方式。本工程施工前我单位做好阻排水工作,需根据土质和地下水水量情况采取有效的止 水措施。2.4本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本工程属于太阳宫中路-望京西路热力管线工程,地处北京市城区繁华地带的太阳 宫中路,工程位置和作用显要,工程的好坏影响力较大。承担此项热力工程的建设施工, 工期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程所处地段地质环境复杂,竖井及隧道进入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砂质粉、细砂 土层,土质松

8、散,稳定性差。该工程管线将穿越道路、管线。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风 险大,必须依靠严密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这同时也是工 程控制的重点。2.5采用施工方案为保证地面和施工现场的美观,本工程不具备降水条件,施工时不允许出现任何影 响交通中断的行为,且降水可能引起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危及道路辆通行安全,因此需 要采用地下止水注浆施工方案。2.5.1超前小导管注浆根据施工图要求,隧道超前支护采用单排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尺寸为 32mm, t=3.5mm、L=5m,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1.5m,每三棉格栅打一次,设 于拱部120 (150)范围内设置,外插角15 2

9、5。,施工过程中拱顶处于砂层位置, 需压注浆液,注浆压力拟定0.40.6MPa,小导管末端预留200mm长度。2.5.2全断面双液注浆根据勘察报告及现场竖井、隧道开挖情况,竖井及隧道范围内为粉质粘土、粘质粉 土、砂质粉、细砂土层,并呈饱和状态,易坍塌,且隧道隧道上方有8#竖井DN400给 水管、9#竖井两侧DN600给谁管,直埋电缆管,36孔360X250电信电缆、13#竖井DN400 污水管线,DN1000雨水管,15#竖井DN500污水管线,2#竖井2根DN600给水管,6# 竖井DN300雨水管,9#竖井DN200给水管等,根据地勘报告竖井、隧道内水量较大, 为了保证隧道内施工人员及地面

10、交通的安全,在竖井、隧道内采取全断面注双液浆止水 固化施工方案。此方法是解决暗挖工程出现塌方及漏水最有效的保障措施。通过注浆, 密实土体间隙,达到固化土体,挤出土内多余空隙,从而使浆液与土体形成复合的防水 外壳,具有较强的支承保护能力,确保地面及建筑物及开挖施工的安全。2.5.2半断面注浆若开挖过程中,发现隧道断面上层处于砂层中,下层处于不透水层中,将对隧道断 面进行半断面注浆,注浆方法同全断面注浆。第三章施工方案设计3.1施工方法设计内容本工程竖井穿越粘质粉土、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细砂、粉质粘土、粘土等,隧道 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和细砂土层内,且处于第二层地下水位静止层中,土体自稳性差,开 挖极

11、易造成水土流失及坍塌,危及上部管线及路面交通安全。故需对竖井和隧道周边松 散及流沙、泥质砾岩层围岩进行地质改良,使松散土体得到充分填充密实,使地层的不 透水性增强,且具有一定强度,达到止水加固周边土壤之目的。确保上部管线及道路车 辆行驶安全,从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全断面、半断面注浆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双重管A、B(C)无收缩双液注浆工法。超前小导管注浆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施工。3.2注浆范围设计3.2.1竖井根据现场竖井一衬内涌水造成竖井井壁与土体间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由于大 量涌水造成无法喷射砼,为确保周围管线的安全,对竖井进行加固止水,深度约为2 15m。

12、3.2.2隧道隧道内采用超前注浆、半断面及全断面注浆的施工方法。3.3注浆孔的布置及注入顺序原则3.3.1竖井注浆孔布置根据注浆扩散半径计算,竖井孔距一般为11.5 m,本工程采用1.3 m间距梅花形 布置,竖井注浆注浆孔扩散半径0.8m,为保证竖井侧墙注浆密实度,沿竖井侧墙打入 2.1m导管外露0.2m进行孔内注浆,竖井注浆注入顺序为从上至下进行施工。3.3.2隧道注浆孔布置(1) 超前小导管注浆孔布置布置隧道超前注浆孔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每三棉格栅加固一次。开挖马头门 隧道10m范围内、拱部位于砂层且开挖时土体不稳定时、以及下穿市政管线时管线前 后5m范围内拱部以上的隧道除深孔注浆外

13、,再配合超前小导管加固土体和锁脚锚杆。(2) 隧道半断面、全断面注浆孔间距采用0.5m,隧道内注浆扩散半径按2.5m计I PifM II MF I四l. T竖井洼浆平面布置囹注斗*值图DIS 4L矛成L. 11. 11. n. 典 rv lajkF禺加L 31 R+SMFT,叫宜钏.慎照 o 调 HLukr 秘加 r 略!; jX be* V诚 R.!n4:/联.心踌,月.有京龄日时凹1.32,t=3.25,L=3m .注浆管搭接1米超前小导管布置图一衬隧道注浆孔布置断面图(全断面注浆)一衬隧道注浆孔布置断面图(半断面注浆)3.4竖井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所处位置及地面施工条件,决定采用竖井内倾斜

14、于井壁注浆法,对边墙 外侧加固将采用倾斜钻杆(如开挖后注浆效果不好,采用打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对 底部采用垂直钻杆注浆法施工(即钻杆回抽法),达到一定强度和止水效果后能够形成 地下连续止水防护壳;为保证地下水不从底部涌入竖井内,在底板处开始注浆,直至注 浆至初衬底板下3.0m;以达到止水、加固的预期目的。注浆止水的特点:不占用地表空间,且不影响交通及地面设施的正常运行,但操作 难度很大,且浆液扩散分布均匀度较差,故须采用增加注浆孔孔数和注浆量来确保加固 止水效果。竖井开挖至2m深处时沿竖井井壁环向打三排倾斜注浆管。注浆角度810度,孔 距1.3m,竖井外扩注浆按2.1m计算;底板注浆厚度为自

15、初衬底板至底板下3m范围内 为底板土壤注浆固化。竖井内打注浆孔前,必须浇筑25cm素砼对竖井一衬进行封底,然后进行打孔注浆, 以保证注浆压力,从而保证注浆止水效果。如此反复,每个竖井施作3次。3.5隧道注浆施工方法3.5.1隧道全断面深孔注浆施工(1)工艺流程(2)施工方法A. 隧道初衬施工前采用全断面注浆施工措施,施工前必须封闭掌子面,封闭掌子 面采用钢筋网片+加强钢筋+C20喷射混凝土,在掌子面上打入不少于3.0m的钢筋锚杆, 锚杆采用中25钢筋,间距1.0m,打入角度为斜下方15,锚杆外露25cm,在锚杆上 方安放双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采用中6100X100,双层网片间距120mm,留置 40mm厚保护层,网片固定采用加强钢筋进行固定,内侧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设置 横向和纵向压筋,横向压筋(加强筋)每隔1m设置,纵向每隔1.5m设置,压筋采用 中22钢筋,设置完成后绑扎上层钢筋骨架,然后绑扎外侧钢筋网片,所有压筋必须与 打入的钢筋锚杆进行焊接,形成钢筋骨架形成钢筋骨架后,方可喷射C20混凝土,混 凝土喷射厚度为220mm厚。待掌子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超前隧道全断面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