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63KB
约8页
文档ID:473984447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_第1页
1/8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标要求】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学生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对互联网较为熟悉,但由于的报刊和影视的兴起年代久远,对其发展历程欠缺了解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近现代报刊业、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的典型代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与神奇魅力,认清互联网的优劣势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通过比较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与影响,总结四大传播媒介的特点以及优劣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材料,展示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本节知识2).通过制作表格,展示影视业的发展历程,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3).通过分组合作互助形式展开传播媒体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大众传媒的影响2).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其影响3).明确大胆借鉴与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可以利用媒体获得正确的信息。

教学重点】 (1).报刊业与影视业的发展过程 (2).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 (3).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及特点教学难点】 / (1).报刊与广播影视业对社会的影响 (2).如何认识媒体变迁对社会的影响教材分析】教材选取了报刊、影视与网络切入点向学生展示自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通过了解他们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分析比较各个媒体的特点以及了解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报刊业与电影业的发展历史较长,内容较多,是本节课的重点电视与网络发展历史短暂,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讨论探究的形式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各种传播媒介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当今的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出现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那么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合理吸收有效健康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教学过程】第一模块:报刊业的发展<17'>第二模块:影视业的发展<10'>第三模块:互联网的发展<5'>第四模块:自主探究<6'> 「导入新课」 <2'>展示看报、看电影、播报新闻、上网等图片提出问题:以上图片都展现了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问题总结: 在这些图片中我们看到的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都不陌生,它们就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传播媒体——大众传媒。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报纸、影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探究这些信息传播媒体到底对我们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大众传媒的变迁「新课讲授」导入: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报刊的发展历程一.报刊业的发展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早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纸与印刷术,伴随着纸与印刷术的发展,在极盛的唐朝中国就有了报纸,那自鸦片战争也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中国的报刊业发展又如何呢?我们把它分为兴起、发展、繁荣三个阶段1.兴起:<3'>随着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刊物) 和《万国公报》(要求学生看课本P72页注释①) 19s中期 外国人在华板报 (PPT展示:《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的图片及创办时间等简单信息)19世纪70年代:中文报刊 19s世纪70年代以后,国人也陆续开始办报,近代报刊业得到发展《申报》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刊;《昭文新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创办的报刊;(PPT展示:《申报》、《昭文新报》的图片及创办的简单信息)无论外国人办报还是国人创办,这时期的报业的发展标志着近代报业的开端。

2.发展:<3'>这些报纸在当时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者讨论商情20世纪中前期,报刊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一阶段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报刊 20世纪中前期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72和已学知识,找出各个时期相应的报刊)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新民主主义时期——《新华日报》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 [PPT展示并简单介绍报纸内容]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此阶段的报刊业曾一度被外国垄断,后来国人自办报刊以后也受到各种限制3.繁荣:<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和经济都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此时,报刊业也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进入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后 除了党报党刊之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就扩大了信息的范围与渠道,让人们获得了更多地信息展示PPT:多组图片(《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新快报》《篮球先锋报》《娱乐周刊》等多种报刊的图片)从上面各种图片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繁荣时期的报刊业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也丰富多彩。

4.影响:<2'>提问:大家应该也有人喜欢读报纸吧?这么多报纸你喜欢那种报纸呢?那么你觉得报纸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哪些作用或者影响呢?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报道新闻、通达民情、传播知识、丰富生活,开启民智、陶冶情操、立言议政、舆论监督等合作探究:<5'>PPT展示文字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刊业发展出现什么变化?(自主发展;种类增多;数量增大;版面增多,内容更丰富,平民化,有利可图的发展行业……)[2]当前的报业发展有何特点?其发展原因是什么?(特点:种类多;数量大;集团化;市场化;原因: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科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适应市场需求……)[3]你觉得报刊有什么不足?(普及面不广,广告杂乱、虚假,内容太多眼睛负担大……)报刊普及面不广的不足诱发新的大众媒体的出现——广播影视业相比起报刊,可能大多数人更喜欢广播影视业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影视业的发展二.影视业的发展 <10'> (一).电影的发展 <4'> 请大家阅读课本73页填空时间发展阶段代表性电影1905年电影的诞生《定军山》1931年有声电影的诞生《歌女红牡丹》30-40年代蜚声海内外《渔光曲》、《风云儿女》建国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桥》、《赵一曼》、《钢铁战士》80年代以后走向辉煌《一个都不能少》……(PPT展示《定军山》、《歌女红牡丹》、《风云儿女》、《赵一曼》剧照)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年多的时光。

在这一百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过程,从传统电影到数码电影时代,从国内走向世界,取得很大的成功无声→有声 黑白→多媒体 国内→世界 奢侈→平民化 分组讨论 <3'>你对国产电影业有何寄望?(提高制片特技;有更多电影制作人才;更多电影院;电影票更便宜;…)(电影的不足)电影存在的时间、地点和票价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而电视在这方面弥补它的不足,于是电视开始蓬勃发展二).电视的发展——全民普及 <3'> 相比起电影,电视的出现要晚很多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影电视业的诞生但是,当时的电视只是少数人的奢侈,还没成为真正的大众传媒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才慢慢普及[1]电视的更新换代: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机[2]电视技术: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3]电视节目:从中央到地方,信息量更大,栏目更多,内容更吸引,剧集情节更精彩…[PPT展示电视机图片及上述信息](三).广播除了电影和电视,还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广播,课后参见课本P74页的历史纵横。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第四媒介——互联网三、互联网的兴起 <7'> 说起互联网,你们会联想起什么事/人/物?(第一台电脑的诞生、微软、比尔·盖茨、杀毒软件、购物……)但你们有想到他吗?“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PPT展示:蒂姆·伯纳斯·李的图片,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20s60年代末,90年代之后个人电脑普及相比起其他大众传媒来说,互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 迅速传播信息——第四媒介2. 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3. 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相信大家对互联网并不陌生你们平时上网会做什么呢?为什么你会选择它?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网络一应俱全,涵盖了报刊、影视的传递资讯的功能,而且很多地方都接上互联网,无线网卡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费用低,很快,互联网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齐全、快速、便捷、便宜)请大家思考: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概括书上三点影响但是,互联网在担当高效的咨询工具的同时也是娱乐角色,希望同学正确运用这把“双刃剑”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其他新的大众传媒,如移动传媒,大众传媒日益变迁,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小结:<3'>对本节课所讲内容做简单总结,主要总结报刊业的发展,特点,影响,影视业的发展过程以及互联网的特点,强调引导学生系及合理健康的信息,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价值观自主探究:<6'>PPT展示两段或者两段以上材料分析以下问题(1).报刊与广播影视业对社会的影响2).如何认识媒体变迁对社会的影响板书设计】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的发展1.兴起——近代报业的开端(1) 19s中期 外国人在华板报(2)19世纪70年代:中文报刊2.发展——垄断、受限 20世纪中前期 3.繁荣——丰富多彩改革开放后 4.影响二.影视的发展(一) 电影的发展无声→有声;黑白→多媒体国内→世界奢侈→平民化(二) 电视的发展——全民普及(三) 广播三.互联网的兴起诞生:20s60年代末普及:90年代之后优点: 1.迅速传播信息——第四媒介 2.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3.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齐全、快速、便捷、便宜【教学反思】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进步发展历程,发现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体会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今,大众传媒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应该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持理智与眼光,吸收积极有效健康的信息。

由于本节内容容量大,时间跨度长,但是贴切生活,所以由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去发现和体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同时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有下面几个方面要注意:(1)课堂内容容量大,需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引导学生思考探讨问题,把握好课堂时间2)学生课前预习或准备更加充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