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3912013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机控制技术课程诊改报告一、课程建设调研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许昌现代制造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了解现代加工制造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工艺要求,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技能,具有从事自动化生产线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技术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电机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注重训练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改造及管理等专业技能,对完成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工作任务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融合

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巨大变革,智能制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新增长点。根据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思想,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教、学、做”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强调技术应用,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团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追踪反馈信息及全校各专业对教学的要求,通过对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森源电气有限公司、中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我院校企合作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邀请来自企业的专家高工等参与制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确

3、定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必需、够用”为度,跟随现代先进实用控制技术的教学改革思想,实现校企“双元渗透、协同育人”和“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开发与设计,对本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试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充分体现本课程在教学中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建设体系。二、课程现有基础电机控制技术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角度出发,要求在电机、变压器、低压电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等技能方面达到“

4、维修电工”高级工要求,是培养一般电气技术人员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作为学院精品课程及重点建设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通过社会调研,请用人企业对相关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提出应达到的目标,结合走访毕业生与汲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细化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在专业教学内容方面,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技能部分达到“维修电工”高级工应知要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在部分内容中实行了项目化教学,全课程共引入了15个工程实例项目,通过布置资料收集任务一提出工程实例项目一讲解相关知识一分析解决方案一讨论总结经验等环节组织教学,另外还安排了毕业前强化实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

5、段改革方面,建设了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室,内有电机控制实训台25台、投影仪和教学电脑,全程采用多媒体手段和电子课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合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了教师的技能要求,结合“双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专项技能培训与下厂实习,全面提升教师水平,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均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和“双师”资格。本课程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LC应用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三、课程诊改3.1 建设总目标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为指导,以现有的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以

6、实践教学改革为特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师资队伍、教学体系、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建设,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课程的特色。力争做到: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体系,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将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课程诊改3.2.1课程诊改诊改内容现有基础调研单位标杆院校诊断预期目标验收要点电机控制技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产、学、证、赛”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理念,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通过校企合作,

7、初步构建了课程体系。调研单位:许继电气集团、森源电气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海尔集团、许昌中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标杆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待加强;2. 推行“产、学、证、赛”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深入;3.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需深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与实际生产的深度融合;4.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标准探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预期目标:完成“双元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产、学、证、赛”四维一体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

8、模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技能大赛、实践创新、学生社团等方面取得成绩。验收要点:1. 修订课程建设规划;2. 修订课程标准;3. 修订考核标准诊改内容现有基础调研单位标杆院校诊断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制。4. 修订课程整体设计;5. 修订课程单元设计;6. 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项目获奖证书。3.2.2 建设内容与措施1. 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设(1)建设方案构建行动导向,能力主导的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2)拟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优化(3)具体措施:为方便学生学习,本课程将增设两名专职建设人员,将不断完善互动式教学平台,收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及时跟踪最新技术,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完善互

9、动式教学平台,收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及时跟踪最新技术。1. 借鉴国内标杆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完善。以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宗旨,加强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围绕典型环节,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2.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等,参照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建设指标体系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训项目,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3. 与企业

10、的技术人员、优秀的高职专业教师一起开发教材,引入行业职业标准,将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丰富教材内容。4. 与超星公司联合开发课程“移动终端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移动终端面对面地学习最新技术及相关知识,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5. 广泛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为驱动平台有效促进课程内容的建设。6. 拓展与海外院校国际合作,通过引进教材、人才培养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扩大师生交流。2. 课程团队建设(1)建设方案培养高水平“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聘请具有企业经历的职教专家、行业专

11、家、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企业技术骨干,组成具有专业领军人物的职教队伍。(2)拟解决的问题:课程教学团队整体素质提升(3)具体措施:每年定期委派教师参加国内、国外专业技术、职教理论培训;聘请专家到校内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是每年定期委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至少30天的入企实践,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3. 课程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备,建设电机控制技术强化实训中心。(2)拟解决的问题:改善实训教学条件,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建设(3)具体措施:完善改造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室;与中意电气建立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先进性

12、、综合性等特点的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生产线;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训室;全面推行学徒制。4. 课程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建设方案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为兄弟院校提供对口支援,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2)拟解决的问题:课程社会培训能力建设(3)具体措施: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中厂开展面向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对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5. 课程资源库建设(1)建设方案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借鉴最新职业教育理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转变教育资源建设观

13、念,实现由关注教师资源建设向关注学生资源建设;由传统静态资源向微课、慕课为主的视频资源建设,建设共享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服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学效率。(2)拟解决的问题课程信息化技术建设(3)具体措施:依托学院建设的“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训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开发电子教学方案、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慕课视频、试题库、技能鉴定题库;收集录入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准备搭建服务平台,建成共享型教学软件包,为网络学习、终身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6. 课程

14、创新创业内容建设(1)建设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职业发展教育课为平台,大力推进校院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争取在全省、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科技创业竞赛获得好成绩。(2)拟解决的问题:课程创新创业模块建设(3)具体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习场所,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要在校内开辟较为集中的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配备必要的设施,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项目开发、等服务,推动学生自主创业。建立支持电气控制兴趣小组,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设计、制作

15、;以竞赛作为第二课堂实效的考核手段,鼓励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建立长效的训练机制,从比赛中选拔优秀选手,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大赛。3.3预期效果3.3.1综合效果通过课程建设,形成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好的全方位、多途径、协同育人机制;建成群内专业充分共享、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成行业有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室;把电机控制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形成由本校专任教师和企业、行业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的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深入进行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开发智能制造“移动终端”课堂,全方位、多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生、教师或行业人员的行业技能认证工作,为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技能大赛培养人才。3.7.2 关键突破领域1. 借鉴国内外智能制造相关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与超星集团合作开发“云端课堂”,制作课程慕课视频,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2. 校企共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训生产线,构建“基础通用、专业方向、能力主线、以赛促教、岗位导向、无缝就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3. 借鉴国内外标杆院校教师培养先进经验,构建具备诊断、评估、监控等功能的多维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