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72359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概述(2008-02-25 20:15:49)转载摘要:软土路基的加固有很多种方法,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方法从加 以解释对其加固机理,作用,作用范围以及个别的工程实例的阐述.新 型的加固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对提高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 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做以简单的阐述.在道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由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 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天然的软土地基远远不能满足这些 高档次的构造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口 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同时软土路基加固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 展,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各种软土加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验证,

2、 软基加固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同的领域里均有涉猎;到20世纪 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软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道路工程 中。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其 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 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选用软土作 为路基应用,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这种土质如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 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 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 禁止采用。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特别是桥头引道,如不

3、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即所 说的桥头跳车。一般地,除要确保新填筑路基的密实度以减少沉降外,包括原地面的地基总沉降必须达到基本稳定,沉降量大致达到 总沉降量的80%以上时,才容许铺路面。软土地基沉降严重时,不仅 增加填方数量,而且沉降或水平位移对临近填土的桥台、挡土墙、涵 洞,甚至对附近的住宅、农田以及路线的技术标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 响。为此,根据地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经过长期的实 践,在公路、铁路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很多 的施工企业多年施工经验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

4、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 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 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 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 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日 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 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 土 (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

5、料 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 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 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 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 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 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 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 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 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

6、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 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 )挤淤的方 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2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 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 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 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 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 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日的。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 (或灰土、粉煤灰加石

7、灰)桩法、砂桩法、 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 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 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 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 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 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 1000%。其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 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

8、击能称最佳夯击能。 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 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令击能 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 夯击能。兰海高速公路某滑坡体的堆积破碎泥岩堆积物厚度412M.从土样的土工试验报告可知为低液限黏土含水量29.820.2,凝聚力 13.812.2KPA,内摩擦角 13.820.2.挤密砂桩、碎石桩加固法: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换 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 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

9、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 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 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3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上加压并配合内部排水,加速软土地基的排水,加快软土 固结的处理方法称为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粘土 及冲填等饱和粘性土地基。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 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扩散, 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度。主要加固方法:堆载预压法、砂井法、袋装砂井、真空预压法、电渗 排水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塑料排水板法。预压处理:分为超载预压、等载

10、预压和欠载预压等,其施工工艺简单, 但工期较长,超载预压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通常与排水处理地基相 结合使用。广州市新窑南路道路工程就是利用堆载法加固软土路基的. 新窑南路道路工程起点为广州大道K4+600,终点为北山村K11+700, 全长约7KM.道路沿线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地壳硬壳包括松散状 杂填土,素填土和软塑状耕土,厚度为0.402.20;软土层包括流塑状 淤泥和淤泥质土,厚度为1.519.39,沿线厚度变化大;下伏层包括粘 性土和砂层.堆载预压时间从1995年到2003年,大约78年.袋装砂井:对于软土厚度大、路堤稳定、填土高的软土路基,采用袋 装砂井,可增加软土竖直方向的排水能

11、力,缩短水平方向的排水距离, 加速软土的强度。砂袋灌入砂后,砂井可采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施工。它的施工工艺复杂,费用相对较高,所用的时间较长,可采用矩形或 梅花形布桩。珠江地区某市公路的地质勘探表明,地基土质分布比较均匀,除表层1。0m左右耕植土外,接着为8.6m厚的高含水量、 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含粘性的超软弱淤泥。第三层为厚约1.0m的 贝壳粉砂土;第四层又为7.6m厚的淤泥质粘土;以下分别是0.5m厚 粘土和3.0m厚粉细砂。往下为击数(SPT)大于19击的含砾粗砂层, 再往下土质更好。地基土质为20m左右深厚的淤泥,含水量高达85.7%, 十字板剪切强度仅4Kpa,且淤泥分布深度大致由前方

12、向后方陆域倾 斜,前浅后深,前方相对有利。在这样大面积超软弱的淤泥地基上筑 路需作软基深层处理,以防止施工期软基沉降缓慢,引起工程完工后 仍有较大剩余沉降量,同时不致因加载引起地基失稳破坏。这一带因 软基不当而出现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是较常见的,就设计采用中7cm 袋装砂井加砂垫层堆载预压排水固结进行软基加固,日的是通过打设 砂井使第二、四层淤泥土排水固结后,土质强度获得提高、减少工程 投产后的沉降,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塑料排水板:排水原理与袋装砂井相同,由于是工厂制作,它的质量 稳定、重量轻、运输保管方便,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投入劳力少,费 用相对较低,并且渗滤吸水性好,具有一

13、定的强度和延伸率,对土的 扰动小,预压时间较长,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提高土层的抗剪能力不如袋装砂井。4. 化学加固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 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 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 中。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注入土体后,与土体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和挤出 土中部分水与空气形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主要加固方法:硅化法、粉喷桩、旋喷桩、注浆、水泥土搅拌法。硅化法:用水玻璃为主的混合溶液对软土进行化学加固的方法称为硅 化法,借助于电的作用进行加固称为电硅化法。它的特点是加固

14、作用 快,工期短,但造价较高,不适用于渗透系数太小的土。旋喷桩:旋喷桩可分为粉体喷射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对于强度低、 压缩性高、排水性能较差的软土,采用灰土桩(水泥土桩、石灰土桩、 二灰土桩等)与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受,从而提 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它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配置专 门的旋喷设备。利用粉喷桩施工造价较高,处理效果可靠,适用土层 范围广。5. 加固路基法通过在路基中埋入高强度、大韧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或 柴(木)梢排等方法加强路基的自身强度,增加抵抗地基变形沉降的能 力。适用于软弱岩体、土体中的路堤与路堑。主要加固方法:加筋土路基、土工聚合物、土

15、钉墙、土层锚杆、土钉、 树根桩法、柴(木)梢排法。加筋路基法(土工布或土工格栅法):对于沉降量不大的路堤,高路 堤填土适当采用土工布垫隔,限制了软基和路基的侧向位移,增加了 侧向约束,从而降低应力水平,加强了路基刚度与稳定性,提高了路 基的水平横向排水,使荷载均布。采用土工布覆盖摊铺,既提高路基 刚度,也使边坡受到维护,有利于排水,增加地基稳定性。桩架支挡法(柴木梢排):用柴木梢扎排,铺于路基底面,以扩大其 承载作用,保持路基稳定,适用于交通量不大,且柴木梢丰富的地区, 高等级公路中不宜采用。6. 其它加固方法除了上述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外,比较常用的还有桩基、沉井、侧向约 束法、反压护道法。桩基

16、与沉井常用于在软土地基中建设重要构筑物 (桥梁、大型涵洞等)的基础中,根据软弱土层的厚度其下承层土质情 况,桩基设计可分为柱桩与摩擦桩两种。常用的桩基有钻孔桩、挖孔 桩、管桩、木桩。反压护道法:当软土和沼泽较厚,路堤高度不超过极限高度的2倍时, 路堤两侧填筑适当厚度和宽度的护道,在护道附加荷载的作用下,保 持地基的平衡,增加抗滑力矩,防止路堤的滑动破坏。施工时,护道 尽量与路堤同时填筑,且压实度要达到90%以上。它的特点是施工工 艺简单、费用较低,但施工用地增大。侧向约束与反压护道的加固机 理均是限制软弱土体向旁挤出,以增加路堤的抗剪能力。侧向约束法 适合软土层厚度较小,软土体面积较大的软土地基的加固。反压护道 法适合软土体分布面狭窄而软土体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的处理。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日前公路软基处理的研究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水 平和规模。但从国内外现有资料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