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66594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夯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歆辄难之 B.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俱乘船避难_幸尚宽_纳其自托_ 遂携拯如初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_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4用原文回答问题。王朗让那

2、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加点的词我欲之楚(_)将奚为北面(_)吾马良(_)此数者愈善(_)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3成语(_)出自本文,比喻(_)。4此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3. 快乐阅读。外科医(明)江盈科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

3、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注释)裨将:副将。矢:箭。膜内:肌肉内。延使治:请他来治疗。请谢:请求给予酬劳。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急需治疗的。亟,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称善外科(_)(2)延使治(_)(3)不意并责我(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_3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5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_。5. 文言文阅读。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之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选自左传(注

5、释)子罕:人名。或:有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宝:指珍贵的东西。敢:表敬辞。尔:你。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人:各人。(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1)子罕弗受 弗:_(2)故敢献 故:_(3)若以与我 若:_(4)皆丧宝也 丧:_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文。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_3你觉得子罕是一个_。6.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

6、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_(2)_(3)_(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_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7. 文言文阅读。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

7、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为学)(注释)鄙:边远的地方 去:距离 顾:难道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吾欲之南海_越明年_2翻译句子:子何恃而往?_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4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8.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8、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按原文填空。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通国:_诲:_弈:_俱:_其:_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故事,采用对比手法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学习态度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B.可以用成语概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个一心二用、心不在焉。因此学习结果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文中有一个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个设问句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9. 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

9、之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1请按原文填空。2朗读下面的句子时,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 弈:_(2)一人虽听之 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_4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10. 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_)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2翻译下列的句子。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_。11. 课外阅读。_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者:_(2)何故不受:_(3)吾以嗜鱼: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