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48330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农庄”经营模式套路多 四大案例告诉你怎么做! 时下,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模式的成功盘活了许多周边资源。在国家鼓励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共享农庄”模式在中国市场愈加清晰。下面就来看看国内外四大共享农庄典型案例。美国Amys Farm不设门槛,随意进出;设立黑板标注当日农作任务;随意采摘;蔬果无人贩售自酌付款Amys Farm 由一位 60 多岁的妈妈和她 30 岁的女儿共同经营。这个家庭曾经经历过破产,在朋友的帮助下依靠借贷租下了近 60 亩的农场,两位女性面对庞大的农场规模显得力不从心,多亏朋友与志愿者对接参观服务

2、和耕种,母女二人随后便以此为理念,将农场打造成完全开放式的随性经营。农场会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写着当天哪些活需要做,比如给白菜浇浇水、给土豆松松土,这样一来,游客们就有了干活的目标性,大家辛苦一天,到最后看着有什么想带回去的蔬菜水果,随便给点钱,就可以直接拿走。这样一来,美国这家共享农场不仅劳动力问题解决了,还成了旅游景点,种出来的庄稼还能卖到超市获得利润,实现了一举三得。艾米农场凭借门随便进、活随便干、菜随便摘、钱随便给的经营策略,完美体现了农场的特点,不仅宣传了农庄,招揽了游客,还将农场的农耕需要和游客的体验需求完美结合,创造了全新的休闲农业体验方式。如今,小小的艾米农场平均每天有100人

3、前来参观体验,仅接待的中小学生就超过30万人次,不算自助商店的收入,仅团队参观与活动课程,每年就净入25万美元。日本Ma Farm会员制都市小农园;农业专门学校;农产品直营;农田土地租赁平台Ma farm 由 1982 年出生的西辻先生创立,至今已经有十年时间。西辻先生五岁时第一次体验种萝卜、收获萝卜,从此爱上了种菜。而他所创造的这个农场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快乐地参与、从事农业。公司 2016 年收入总额 10 亿日元,利润 4000 万日元,2017 年的经营目标是 12.9 亿日元。收入主要来源于都市小农园、农业专门学校、农产品直营和农田土地租赁经济四个方面。公司将距离市区近(车程在半小时内)

4、的农地包装成“都市小农园”。目前公司有 120 多个“小农园”,拥有会员 10000 多人。公司每周会派遣农业专业人员在小农园进行现场指导,为了增加项目粘性,每个月还会向租地客户邮寄新品种蔬菜种子和各种主题活动的资讯,吸引客户来小农园参与。他们还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创办了自己的农业专科学校,学制是一年半,开设有务农技术、农业经营和蜜蜂养殖三个专业。学校每年会收取 64 万日元的学费,现在已有 800 多学生毕业。Ma farm 拥有三家自营的蔬菜直营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菜店,而是设计时尚的蔬菜卖场,让客人有快乐的体验感。公司之所以创办自己的产品直营店,为的是推动农产品的当地化生产与消费的理念,

5、最大化实现产、供、销的“本地化”。改变原有农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本地化”保持了农产品的新鲜与流转成本的降低,真正达到了多赢。Ma farm 还设计了一个“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平台,有闲置农地的人可以上网登记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赁土地的人可以在平台上搜索。 Ma farm 作为一个专业的“第三方”就会提供撮合甲乙方合作的“经纪”工作,使交易变得简单、顺畅。而每撮合一笔交易,Ma farm 或获得每笔 50 万日元的手续费。通过互联网,Ma farm 把这些长尾需求有效聚合起来。德国公主花园形成种植社群;固定志愿者和即兴志愿者分工;亚裔打造的亚洲种植区2009 年,有人从柏林

6、当地政府手中租下了一片荒地,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农场。这里就成了一处公共的农耕地,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摘走园中的成果,但前提是要在这里进行耕种。许多志愿者纷纷将自己家里的土豆、西红柿、萝卜、香菜等“土特产”带到花园里种植。大家以菜会友,彼此交流心得。许多志愿者参与劳作、耕种、收获,一切与金钱无关,许多人却在此开启了自我的另一种人生。作为柏林少数的城市农耕基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专家常常在这里举办各类讲座,如何育苗、堆肥、做土壤,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借此机会彼此熟悉,也爱上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自然教育以一种真实、有趣的方式在花园中展开,清晨早起浇灌植物的任务,也由小小志愿者完成。周末时,“公主花

7、园”定期会举办音乐会。小黑板上写着当季的蔬菜品种。中国艾米农场机稻田 + 智能种植标准化系统;会员定制家庭农场;自发形成“糖爸爸”社群艾米 CEO 唐飞在共享概念尚未盛行的 2014 年遍瞄准了这片广袤的市场,率先提出共享农场理念,践行定制共享运营模式,引进台湾、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的生态农业、仿生物学技术,将闲置良田进行整合。通过闲置农田托管计划,面向全国范围接受相关地方政府、合作社、乡村旅游度假项目、特色小镇等单位的闲置优质农田托管申请。经过环境审核后的土地,艾米会将进行统一建设,打造成统一管理的农场,实现共享农场的全方位运营。同时,艾米深耕用户社群,已有 2000 户家庭受邀成为共享会员,并自发形成了“糖爸爸”社群。三五知己,几分田地,一个小院;无论是摄影、绘画还是品茗、美食都在这里聚集。相互交流,寻觅知音,营造积极向上、活力健康的生活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