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32549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文化生活3、4单元材料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4单元材料题答案1我国区域文化观念与区域发展模式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文化背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区域文化观念的特点因循守旧、务虚封闭,工商观念淡薄,善政治不善经济开放性、实用性,崇工重商,注重实业强国,强调工商并重开放性、冒险性、进取性、传统保守性,崇尚商贸、农商并重、义利并重、和气生财区域发展模式山东半岛模式(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乡镇和外资企业受到重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苏南乡镇和外资工业发展;温州个私家庭工业和商业发展)东莞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东莞三来一补、合资企业发展;顺德集体、乡镇企业发展;南海国有、乡镇企业发展;中山私营经济发展)(1)上表蕴含了文化生活的哪

2、些道理?(2)你认为,长三角地区应当如何对待与其他两个地区的文化差异?2.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于2011年7月15日2012年1月开展。本届大赛设置高校学生组(含港澳台学生)、海外华人学生组、在华外国留学生组、教师组、综合组(不含已设参赛组别人员和中小学生)、集体组(5人及以上)等6个组别。此次大赛主题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是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生书写经典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熟悉、亲近中华经典,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起什么作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汉字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汉字既是中华文化的

3、书写工具,又是中华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透过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汉字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作用。【答案】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可以看出,作为文化基本载体的汉字,它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材料一 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

4、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材料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2)你认为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5、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千古名句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明确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可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等知识点来分析。【答案】(1)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发扬爱国

6、主义精神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5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7月,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交流会”在西安召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实施多年,扩大了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此项惠民工程之所以能发挥突出作用。与其多年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密不可分。材料二2011年5月14日,“幸福广东文化惠民阳光行”活动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将提升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广东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修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材料三从2011年起,广东要全

7、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省人均拥有l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一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一场以上文艺演出和参与一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启动“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传播的哪些知识?(2)结合材料二,回答广东省为什么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结合材料三,回答广东省应如何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答案】(1)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依托网络发挥作用,而网络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该工程扩大了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体现了大众

8、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各种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可以塑造人生。所以,要开展这一文化活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

9、实践。所以,广东省要开展这一惠民活动。(3)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把握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关系。通过启动“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加快文化惠民步伐。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

10、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答案】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进行文

11、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应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在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就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甲方:

12、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乙方: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地传播,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读读报刊,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请你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对甲乙双方的观点进行评析。【解析】本题以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辩论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大众传媒影响的全面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对双方观点进行辨别,并且利用教材知识解释观点正误的原因。【答案】(1)甲方描述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乙方描述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二者都是片面的。(2)应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文化

13、生活的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一些不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3)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8.材料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风波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

14、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材料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占总体网民的51.8%。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解析】本题以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低俗文化会败坏社会文明,腐蚀人的心灵,阻碍社会的发展。【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

15、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低俗文化会败坏社会文明、腐蚀人的心灵。国务院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有利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2)我国网民迅速增加,网络传媒迅速发展,它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它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网络低俗之风不断蔓延”。网络文化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9.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

16、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新闻出版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我们应怎样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第(1)问,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第(2)问,知识较综合,可以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及当代青年应投身于社会实践三个角度回答。【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