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28760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主要围绕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没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的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二、教学目标:1.会认汉字20个,会写35个,理解掌握45个词语。2.教学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

2、感受秋天的美好。3.阅读理解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在勾画、 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妙,积累语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通过本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秋天美丽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2 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3.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相互交流。4.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四、课时安排:古诗两首 2课时风筝 2课时秋天的雨 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语文园地三 3课时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

3、写“促、深、忆”等十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歌的意思。2.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 趣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3.通过诵读,悟出诗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

4、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级作者的有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2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 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板书课题:夜书所见二、新授(一)了解作者及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

5、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 一下?3.解诗题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 来。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古诗,正音。(教师教授多音字“挑”。)3.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古诗,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画下来。2.指名回答,板书。梧叶 江 秋风儿童 促织篱落 灯3将诗中意象进行归纳。4理解“注释”a.同学们仔细看古诗,除了文字,你还看到什么?诗中的与下面注释中的是相对应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b学生利用注释解释诗中词语。(四)理

6、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感情1.全班朗读第一句古诗“萧萧”指风声,“梧叶”是梧桐树的树叶。萧萧的秋风把梧桐树的树叶吹落了,给人送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2全班朗读第二句古诗a.这里的“客”指的是谁?b.为什么诗人要成自己是“客”?(远离他乡,孤身在外,就像在他乡作客一样)江上的秋风让叶绍翁觉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3.前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思考,教师引导。(思念家乡,心情愁闷孤独。)4.全班朗读第三、四句古诗让学生把三、四句古诗应当颠倒过来看,因为古人有颠倒诗句的习惯。“夜深”指夜幕降临的时候,“篱落”指篱笆,“知”指猜想、推测“促织” 指 蟋蟀。夜幕降临的时候

7、他忽然看见篱笆外面有一盏灯亮着,他猜想可能 是有孩子在捉蟋蟀。5.后两句诗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忆童年,心情亲切悲伤舒缓。)三、巩固提高1.根据板书重述诗意,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2.练习背诵,朗读。a.自由朗读,练习背诵。b.全班背诵。c.指名朗读,比赛朗读。四、课堂小结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他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心情非常愁闷,虽然儿时的回忆让他感到几分亲切,但思念家乡的感情仍然浓烈,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诗,夜书所见。五、拓展延伸另外还有一首诗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在题目上有点相似,只多了一个字。出示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

8、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六、作业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七、板书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愁闷孤独(思念家乡)梧叶 江 秋风 亲切舒缓(回忆童年)儿童 促织篱落 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3.有表情地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纯洁高尚的情感。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

9、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课题,课前铺垫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首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师生配乐背诵静夜思)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意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表达思念家乡感情的。(师板书课题) 3生读课题。二、初读古诗 ,质

10、疑课题 1.齐读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不知道)好,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相互讨论:(出示课件)(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2)忆是什么意思(3)“山东”“山东”是山东省吗?这里指的是?(4)兄弟此处的“兄弟”指的是什么意思?(5)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3. 齐读课题。 过渡句:你们读得太好了,那作者王维究竟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写下这样一首千古绝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的背景。(出示课件) 三、抓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一)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1齐读古诗,想想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很孤独?(课件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2自由读第一句话,想想哪些字给你感受最深?

11、用三角形表示出来(独、异)3重点体会“独”。 (1)请同学们说说“独”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感受作者那种寂寞的心情)。 (3)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 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请你用“独”字来说一句话。(课件出示) A同学们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 B下课了,同学们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他 。 4重点体会:异乡异客过渡句:作者感觉很孤独,是因为(异乡为异客)。(1)“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2)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作者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寂寞心情,)想想这句话 的意思是什么?(二) 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12、。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 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课件出示:每逢佳 节倍思亲)!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你觉得这句诗哪个字写得好?用三角形表示出来(倍) 2.抽读,思考“倍”字是什么意思? 对,那么“倍思亲”是什么意思?(课 件出示) 3.这句话中“逢”是什么意思。(抽生说。) 4.齐读句子,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5.这句话说明王维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对重阳佳节,往事历历在目,此时此刻王维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现在你对这个“倍”有什么体会? 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请你用“倍”字来说一句话:(课件出示) A我们

13、住在学校里,平日里常常 ,每逢佳节时,_ B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平日里常常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 6的确,这诗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一最美的语言,让生活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哀伤,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7指导诵读:指名读,小组读,(三)感受兄弟情深。过渡语: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 着他呢?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合作探究。(1)生读句子,把不懂的词语圈出来。(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或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同桌读读这两句诗,想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诗意) 3角色吟诵: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地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王维一组读一二三句,兄弟一组读第四句)四、情景诵读、积累背诵。 1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2.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说整首诗的意思) 3.配乐背诵: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