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08229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7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原因(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也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工具上,事故类别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个方面。从施工特点看,主要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防护不严、基坑及模板工程支护不牢、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施工企

2、业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训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建筑施工在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一、高处坠落事故(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4、安全防护用品

3、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6、洞口

4、、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二、触电事故(一)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1、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3、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4、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5、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6、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7、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8、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9、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二

5、)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三、物体打击事故(一)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原因1、交叉作业

6、劳动组织不合理。2、拆除工程未设置警示,周围未设置护栏和搭防护隔离栅。3、揽风绳、地锚埋设不牢或揽风绳不符合规范要求。4、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5、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小材料。6、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稳、过多、过高。(二)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

7、不乱堆乱放。四、机械伤害事故(一)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1、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2、传动带、砂轮、电锯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3、机械工作时,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4、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电锯无防护挡板,手持电动工无断电保安器。5、起重设备未设置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联锁开关等安全装置。(二)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五、坍塌事故(一)坍塌事故发

8、生的原因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2、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3、在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不按规定随意堆放建筑材料。4、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搭建不牢。5、拆除作业未设置禁区围栏、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6、施工机械不按规定作业和停放,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太近。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维护。8、挖土作业时,有人员在挖土机施工半径内作业。(二)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

9、定距离堆置。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认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

10、99,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心、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严格按照部颁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作业,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投入,不得任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杜绝麻痹思想和冒险蛮干,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交底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对违章作业者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把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降低到最低点,切实保障施工人员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1.1脱离电源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

11、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1.1.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1.1.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1.1.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1.1.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

12、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注意: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1.1.5 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1.2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2.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1.2.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1.2.3呼吸、心跳情况判断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

13、断伤员呼吸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现场急救措施(一)止血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

14、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2、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

15、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4、注意事项: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