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04963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的诗意: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出自李群玉书院二小松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参考译文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简析前两句是“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说的是书院里的这两株小松生长得不同凡俗,它的针叶长得稚嫩而翠绿;后两句是说,静窗之下听到的不是松涛狂吼,而是细韵微生,在这种幽雅而静肃的环境里,琴声长伴读书声,十分惬意。四句

2、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写松易落俗套,此诗却能翻出新意,构思新颖,别具情味,见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异的艺术功力。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诗人用“幽色”的虚摹以引起人们的想象,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如果说这一句是意笔,或者说虚写,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用过;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也是李群玉的创笔,和李贺的远望齐州九点烟”的“点”字、有同一机杼之妙。诗中的“

3、二尺鳞”,一方面如实形容松树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应前面的“数粒”,切定题目,不浮不泛,点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诗人扣紧题目中的二小松”着笔,写来情味丰盈,以下就要将二小松”置于“书院”的典型环境中来点染了。“从此静窗闻细韵”,李群玉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庭院里的两株小松,自然不会松涛澎湃,天籁高吟,而只能细韵轻送了。“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结句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