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03507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理学课程论文-三理论浅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科技大学临床心理学期末课程论文题 目: 浅析临床心理学三理论模型的联系 学 院: 教育学院 姓 名: 向碧亮 学 号: 专业班级: 应用心理学二班 授课老师: 展宁宁 浅析临床心理学三理论模型的联系【摘要】心理学家曾今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了解人类的行为,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经历,这也导致后面所发展的理论具有了不同的方向。从课本中可以了解到当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框架构成:心里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也有认为临床心理学中应该包括精神分析模型行为主义模型、现象学模型、人际关系模型这四种模型,本文中就不做讨论。这些广泛的理论框架在对变态行为的界定、评估及改变上

2、体现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代表着它们之间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分析理论为临床的时间与研究提供了许多动力学的途径;学习理论则提供了大量的行为途径;人本主义理论则提出了一些实验的途径。每一种理论对于心理健康的适应与成长的解释都是有道理的,可以互相补充,并不一定互相排斥,心理学家一直都在尝试着调和它们之间的不和谐因素。那么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临床心理学主要的三种理论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式上的分析,来讨论这三种理论模型在临床心理学之中的相互联系。【关键词】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现象学模型;治疗方式;内在联系引言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不尽如人意人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会导致心理的异常,而心理无疑是世界

3、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古往今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探索。心理学的历史是在不断消化吸收一个又一个天才理论家所建立的理论而发展到现在的,临床心理学也不例外。可以说,没有这些心理学家的天才发现,就没有今天的临床心理学。而对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意义的无疑要包括以下三种理论模型: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和现象学模型。也有人将之说为是四种: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主义模型、现象学模型和人际关系模型。1这三种模型分别关注人类心理的不同方面,它们尝试用各自的角度来揭示人类的行为。动力学模型强调童年经验、潜意识对成人心理的影响;行为模型强调学习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现象学模型强调从人本身的

4、存在研究人,对人类充满了乐观;在其他理论中提到的人际关系模型则强调应该从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研究心理的发展。从这些观点出发,每个模型在对异常行为的治疗上都有着与自己理论相应的治疗方法。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他们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有效的组织他们对行为的认识和分析,知道他们做出临床干预的决策,并且用一种同行之间比较熟悉的系统的方式交流他们的结果。他们还可以吧看似无关的那些信息条理化。那么总结一下理论模型的价值就是如下四点:帮助专业人员分析和认识心理和行为;指导专业人员做出临床干预决策;便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使大量无序的资料和信息条理化。一个好的理论模型应具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理论

5、模型,其假设性、实用性应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验证。应同时包含下列三个条件:一系列完整的和可预测的假设;人类正常心理、行为的发展、保持和改变;人类问题心理、行为的发展、保持和改变。当然理论模型对临床工作的有利影响也可能同时产生不利的影响。它会使思维僵化而忽视了更新、更有价值的观点;对某一理论模型的过分追随会降低职业应变能力等等。2那么我们便可以知道如果找到如果找到这几个理论模型的内在联系,缩小它们之间的鸿沟,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它们,那么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三种理论模型1、动力学模型首先我们来了解动力学模型,在临床心理学中动力学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行为,是由心理力量

6、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功能模式来解释这些力量就是:本我、自我、超我、现实。心理动力论对人类行为的看法,注重人格原始驱力之动力性或交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的评估与治疗包括三个侧重点:动力学理论是建立在推论过程的基础上的,行为被解释为人格结构的基本面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动力学理论特别强调智能过程,并把它看成是人类机能的最高等级。认为,心理的失调,是受到了歪曲的反应的影响,或受到了过度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的理论强调历史过程。心理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潜意识中残存着许多过去未解决的冲突和失调的认知方式。因此,评估和治疗就涉及到对过去经验的理解,允许

7、对它们用现今批判的目光进行反省和再评估。2、行为模型接着了解行为模型,临床心理学的行为理论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的,所有行为(包括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都是从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得到的。心理异常这不但学会了错误的行为而且没有学会正确的行为,治疗应是直接帮助病人排除不适行为或使其学会适当的行为。因此我们看到行为主义提出了丰富的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行为模型的侧重点:强调观察的过程。治疗者的注意力一般总是放在观察什么行为上,而不是放在人格特征上。这种理论(方法)的重点是放在行为过程上,而不是思维和情感。行为主义的传统观点认为,受困扰的人必然经历了困惑的想法或痛苦的影响。如果他们获得足够的帮助去

8、尝试另一种行为方式,他们就会选取这种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从而进一步改善他们受困扰的思维和情感。行为主义者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历史无关的进程上。学习理论坚信,人们目前所选择的行为,是受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强烈印记的影响。但是,行为主义的治疗工作所关注的并不在于这种先前的经验,而是着重建立起一套新的强化体系。这种传统的、可观察的、行为的、与历史无关的过程的思路集中表现在: “一切关于精神失调的治疗都涉及当前的习惯,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治疗所关注的是症状本身解释,甚至做出完全主观或错误的解释,也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3、现象学模型临床心理学中现象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及行为模型主要有两点显著的不

9、同:首先,人们并不是在冲突情境和强化系列中的消极产物;相反,人们把强化系列看作是积极的,个体本身也是健全的,有尊严和足够的能力的,促进资料进展的过程也不是摆脱过去心理障碍的过程,而是寻求自我的过程(G.W.ALLport,1937,1961;G.A.Kelly,1980;A.H.Maslow,1962)。其次,来源于现象学模型的人本主义传统最相近的起源是特殊规律心理学,在这种定位中,没有关于人们群体的行为方式的界定;相反,人本主义把人看做是从满独特性的个体。现象学模型的侧重点:1、 现象自我,现象一词乃呈现于感官所感受者,即个体所经验的现实。人本心理学的倡导人罗杰斯认为行为的基础乃个体所感受的

10、现实,而非“绝对现实”,客观外在的绝对现实是冷静死板的,而个体经验所感受的现实则是活生生的有情世界,有机体即根据其经验感受从事行为反应,以满足其需要,人类行为是有目标导向的;换言之,我们对环境中事物之所见及解释,会影响我们对它的反应。内在自由,人本论的另一个主要观点为人类自由,与早期心理学的决定观点相反,乃沿袭存在主义的自由意志观点而来,认为自我意识本始终是影响“决定”的一项不能摆脱的因素,而且自我警觉与潜能对抽象思维具有高层次的作用,使我们会摆脱对冲动的盲从或超越环境刺激,若不承认这种内在自由,即是否承认真正自我,假若我们活着只求符合制度要求、追求物欲享受与成为科技奴隶,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生

11、命意义,则可经验到“精神死亡”;反之,若能坚定内在自由,则可活得真诚而自在。自我实现,此为人本论中心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认为每一个人皆天生具有实现其潜能的需求,在功能上属于“成长动机”,只是此需求的功能与其他需求层次相关,只有当个人最基本需求获得相当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成长需求才会出现,而成为动机的潜在力量;当个人的饥饿、安全、友谊、尊严等需求未获得满足时,则个体求生存的生理需求将成为最强力的动机,只要这些“匮乏动机”相对获得满足,个人才会更重视其成长动机或自我实现乃终生历程,非仅实现一项可达目标而已。二、三种理论模型的治疗方式1,动力学模型在治疗方法上早期弗洛伊德采用催眠来治疗

12、人们的心理问题,后来他发现有两个原因使得催眠不是最好的方法,一个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被催眠,再一个就是不是所有能够被催眠的人都能够被催眠到治疗所需要的催眠深度。于是后来他放弃了用催眠进行治疗。在实践中弗洛伊德发展出了谈话疗法,并提出了自由联想技术。从而解决了催眠治疗的局限。弗洛伊德对阻抗、移情、宣泄等现象的分析与阐释使精神分析的方法具有了独特的色彩。对梦的心理分析和关注也是弗洛伊德精神治疗的重要方法。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被压抑愿望的达成。通过对显梦的分析,分析其象征、凝缩、化妆及文饰,发现其隐梦从而使病人的无意识冲突意识化。2,行为模型行为模型主要治疗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基于经典

13、条件反射的治疗技术, 它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和厌恶疗法。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主向;进行放松训练;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象等,与求治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件反射疗法”,它是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厌恶疗法的特点是,治疗期较短,效果较好。厌恶疗法的一般原理是: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想,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的治

14、疗技术,它包括代币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代币法又称奖励强化法,是一种通过奖励(即强化)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即当来访者一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表现时,立即给予奖励,使该行为得以强化。代币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为物品的券,可以是小红旗、有分值的小卡片等。咨询者用代币作为奖励,强化来访者的期待行为,然后来访者可以用获得的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注意将代币与来访者感兴趣并想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并建立一定的代币兑换规则。代币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最佳强化物的选择问题。本疗法适宜于良好行为的塑造。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现代电子仪器生物反馈仪将病人一般感觉不到的体内生理变化信息(如血压升降、心

15、率快慢、胃肠蠕动、脑电波形等)加以处理,以光和声的形式显示给受试者(即信息反馈),使受试者可以直觉观察自己生理活动的变化,了解自己有关脏器的机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有意识地主动调节自己生物信息的变化,控制自身的生理活动,譬如降低或升高血压、调节心率等,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基于替代性条件反射的治疗技术。班杜拉提出的替代性条件反射,又叫做观察学习模型。其原理是个体不必就某一行为直接受到强化,只要强化或惩罚其榜样的行为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个体行为的目的。班杜拉承认环境会影响行为,但他还认为,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行为与环境交互影响,他称之为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模型在行为治疗中的应用就是榜样法。榜样法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对所学习行为的主意,保持对关注对象的注意,在现实行为中再造所观察到的行为,改变行为的强烈动机。3、现象学模型治疗方式上,现象学模型主要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经内化而成的那部分自我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就是“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评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