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习题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96453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共》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共》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共》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共》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习题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习题集公共管理系目 录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与发展3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与公共政策理性5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6第四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与认定9第五章 公共政策规划11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13第七章 公共政策评估15第八章 公共政策终结16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171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2.公共政策学3.系统分析方法4.分配性政策5.规制性政策二、简答1.西方公共政策学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2.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如何?3.研究公共政策科学有哪些现实的意义?4.公共政策基本特征有哪些?5. 为什么说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的手段与工具

2、。6.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含义?三、论述1论述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2论述我国公共政策学的理论体系。3. 论述公共政策的功能。四、案例分析题个税改革大事记 1980年9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针对我国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

3、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2002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对中等收入阶层采取低税率政策。 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起征点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出参考依据。 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4、草案)。 2005年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二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800元正式提高至1 600元,并规定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7年12月23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600元提至2000元。 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个税改革触动了哪些团体的利益,

5、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利益的?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与公共政策理性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2公共选择理论3.俱乐部物品4.政府干预二、简答1.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2.何谓“公共池塘资源”?请列举典型例子。3.简述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4.简述政府寻租活动。三、论述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2.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失败的原因。3.如何走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两难困境?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2007年8月2日早上,一场罕见的大暴雨将郑州市区变成泽国,至少2人死亡,6人受伤。据报道,河南省气象台此前及时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由于惟一“有权”向手机用户发送气象预警短信

6、的河南华云公司(该公司既是一家SP运营商,又是隶属于河南省气象台的一个部门,对外名称为河南公众气象预警平台)技术条件有限,且只向交费订制了气象信息的用户发送,使得大多数市民未能及时知晓预警信息,导致损失惨重。你认为气象部门能有偿提供灾害气象预警服务吗?案例2:某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决定将一处小有名气的村落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村。但村里的民居风格颜色各不一样,而且有许多已经显得陈旧。市政府决定投入资金,为村子主要道路两侧的居民改建、装修住房。你认为,公共财力是直接提供了公共物品,还是提供了正外部性很强的私人物品?政府的这种物品供给方式合理吗?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主体2.公

7、共政策客体3.公共政策环境4.公共政策网络5.利益集团 6.监控子系统二、简答1. 公共政策主体应具有哪些素质?2政策主体人员的互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 公共政策客体包括哪些内容?4. 如何看待非官方政策主体尤其是公民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三、论述1、论述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2. 结合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加入WTO的现实,论述国际政策环境的重要性。3. 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4. 公共政策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5月15日,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8、。一、成立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系于农村,中央提出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促进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整合资源,提升研究能力,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5月15日成立了“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并特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研究员任中心主任。“三农”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综合性极强,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攻关。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相关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整体优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的多

9、学科优势,聚集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发展和农业技术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还聘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西部开发办,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中心等相关部委的一批高水平知名专家为中心的研究人员。二、宗旨和任务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CRDP)秉承服务“三农”宗旨,致力于对“三农”问题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并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农村公共管理干部。CRDP坚持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成为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三、中心职能政策研究:对“三农”问题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型的重大

10、问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教学:中心在进行重大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的同时,还担负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并通过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高层次的农村公共政策培训。四、组织结构中国农业大学特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研究员任中心主任,聘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辛贤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研究员为副主任。中心下设中心办公室、学术部、研究生部。五、成立大会情况国家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段应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剑阁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教育部领导李卫红、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陈章良出

11、席中心成立仪式,并为中心成立揭牌。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在举行成立大会后,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农民增收及国家粮食安全。从2004年5月15日开始中心副主任辛贤和中心研究员何修容参加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粮食安全调研活动。当日下午,中心副主任辛贤主持召开“中国农民素质研究”讨论会。2004年5月16日至25日,Winrock International 项目官员应邀访问了CRDP并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江树人教授、副校长谭向勇教授、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主任王敬国教授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出席了研讨会。结合公共政策主体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试述该政策研究中心的性质

12、、组成、功能和价值。案例2:省林业产权体制改革省地处中国中南部,是重点林区,全省有林地面积1.3亿亩,森林覆盖率为60.05%。林业在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重点林业县、乡,有的县70%以上的农民收入来自林业,不少县40%左右的财政收入来自林业。2004年全年该省实现林业总产值307亿元。但是长期以来,丰富的林业资源却没有给山民们带来真正的实惠。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模式。1958年。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粮食紧张问题,中央好找个地开荒种地,造成该省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滥砍滥伐。1981年,我国推行改革开放,在农业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的政策,取得了成功。于是

13、这一条经验被推广到林业领域,实行了分山到户。可是,仅仅两年之后,这一政策就出现了种种弊端。林业资源不同于种植业,其生产周期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而在当时农民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对于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林业资源缺乏热情。更加之农民担心政策多变,于是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产生了“多得不如现得”的心理,造成第二次大规模滥砍滥伐。随后,林业主管部门吸取两次毁林的经验教训,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提出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收回山林,创办乡村林场。这种做法在意短时间内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并在全国推广。但是出于各种考虑,政府并没有收回山民手中的林权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该省的林业出现许多

14、新问题。2004年,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林业发展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产权不明晰,集体林80%以上述与集体所有,没有收回来的有很多没有确权发证,存在很多遗留问题。二是林业谁负担过重,林农没有积极性。2003年,全省林业税费收入总额为9.35亿元,其中不合理收费就占了约3.5亿元。据对10个重点林业乡镇调查,每立方米12公分的员杉木本地平均市场销售价格是420.40元,但包括在收购运销环节缴交的各种税费平均为235.66元,占销售价格的56.06%着严重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三是对木竹经营管的过死,许多地方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四是林木、林地流转不规范,造成国有集体林业资产流失,存在暗箱操作。五是

15、重点林业县和林业部门包袱重,2003年,全省林业收费及财政预算安排支出总额为7.50亿元,其中,收费支出5.25亿元,占支出总额70%;财政预算安排支出2.25亿元,占支出总额30%。80%以上的林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职工的工资靠育林基金,育林基金变成了“育人基金”。1、什么是公共政策环境?影响省林业政策的主要政策环境有哪些?2、从政策环境的角度分析该省林改应当如何进行?第四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与认定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问题2.公共政策议程3.外在提出模式4.媒体议程5政治动员模式6.内在提出模式二、简答1.公共政策问题与社会问题有哪些区别,试举例说明。2.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哪些?3. 结合实际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种类。三、论述1.什么是政策议程?论述有哪些政策议程建立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