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85032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的有关规定,努力抓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市环保局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严把环评准入关,科学规范审批,主动服务企业,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增强了环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环评法律法规有效执行。一是环评法得到较好贯彻。 环评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区域、行业均能较好地执行环评法律法规,尤其是重大项目环评、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均能有效开展,从源头把控、污染

2、防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许可范畴,在市、县(市)政务大厅设立环保窗口统一受理,实行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两会合一,一步完成”,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在报件齐全前提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由法定的 60 个、 30 个工作日统一缩短至8个工作日(法定公示期除外) 。自 2016 年 9 月 1 日起,认真推行环评登记表备案制度,指导企业在国家开发的登记表备案平台进行备案。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企业自行开展建设项目竣

3、工环保验收工作。三是全面落实简政放权要求。严格执行国家、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不越级、越权审批,不拦截提级审批。同时,在 xx 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三个园区,落实市委、政府改革要求,将市级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交由园区环保部门负责审批。四是规划环评有效推进。按照国家、省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在认真落实综合性规划有环评专章并作为规划审批依据的同时,重点推进了工业园区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区域内各工业(产业)园区规划均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xx 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规划、 xx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等相继完成规

4、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推进企业“退城入园”、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二)实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 ,完善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法律依据,审批程序、要求、时限,申报材料,承办职能科室以及审批职责、权限,监督举报电话、联系方式,环评文件受理、预审批、审批信息等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实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公开,增强了环评审批的透明度,确保了公众环境知情权。(三)违法违规项目得到整改。省政府90 号文件下发后,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顿,先后多

5、次组织召开全市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本着应清尽清原则,在2015 年 11 月 2016 年 12 月先后开展了三轮大清查工作,共清理出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1392 个。通过“三个一批”分类处置,落实了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单位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环境隐患,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四)强化环评队伍监督管理。加强和规范环评审批管理,完善建立环评资质备案登记制度、环评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审查制度、环评单位服务承诺制度和环评单位业

6、绩考核制度。开展环评中介机构清理整顿活动,着力解决质量低劣、违规操作、信誉不高等问题。从“环评质量”、“环评收费”、“编制效率”、“群众满意度”四个方面对环评中介进行综合考核,将业务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环评中介推荐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水平。(五)认真开展事中事后环境监管。各级环保部门对照环评批复要求,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明确各级环境监察机构是“三同时”执法的主体,监督建设单位有效落实环评提出的预防、减缓、保护、恢复、补偿等环保措施,将项目监管与环境执法有机结合,在对建设项目现场检查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项目,依法严肃查

7、处,不断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力度,真正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二、存在主要问题(一)忽视环评措施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和项目业主,为达到尽快拿到环评批复开工建设的目的,低价委托环评中介机构,应付报批环评,环评编制质量差,满足不了建设项目对环评的要求;环评获批后,相关环保措施未按环评批复要求落实,环保部门查到了就改一下,环保部门查不到就拖着不落实,从而导致项目“三同时”验收难以顺利通过;建设项目环评“未批先建”、“边建边批”、“久试不验”、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甚至偷排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二)环评管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环评管理人员较少,与环评管理不相适应。现有环评

8、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我市目前尚无有资质的环评中介机构,资质申请门槛高、要求严,环评市场服务满足不了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的需要。(三)规划环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编制和审批相关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环评法要求,综合性规划设环评专章、专业性规划同步编制环评的规定没有全面执行到位,规划环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工作意见及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以新环评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突出重点对象,广泛宣传新的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持别是企业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

9、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二)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着力推进环评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着力落实项目建设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建设项目环评批复环保措施的执法监管和跟踪检查力度,切实解决重环评审批、忽视环评批复环保措施落实的问题。促进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遏制破坏生态的行为,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严格依法查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环境违法行为,该处罚的坚决处罚,该补办报批手续的明确时限督促补办,该关闭的坚决关闭,坚持不欠新账、增产不增污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约束

10、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三)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监督手段共用,形成环保及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处理好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关系,推动规划环评工作提前介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全过程监管,使其与各类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互动,使环保优先战略真正体现到规划编制实施和项目建设、生产、管理全过程,确保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推进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四)加强环评中介机构管理。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介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发展环评编制中介机构,逐步解决目前机构少,服务能力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环评中介机构的监管,促使环评中介机构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环评编制质量。(五)加强环保部门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环保部门是贯彻实施环评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主要部门,针对环保部门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监管薄弱的问题,要加大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解决监管力量薄弱问题,努力提高环评监管服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