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工岗位责任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8492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浆工岗位责任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浆工岗位责任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浆工岗位责任制1. 熟悉泥浆泵的规格、型号和性能,掌握泥浆泵的保养维修技术。2. 能独立熟练操作泥浆泵, 工作中和时发现异常情况, 准确判断故障 部位,和时排除设备故障。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 保质保量完成 当日灌浆量,不出任何责任事故。4. 严格按水、土比例制浆,班中经常查看灌浆管路完好情况,发现溃 浆和时处理,如果是连班作业,要执行井下手拉手交接班,做到交接 清楚,接班明白,班后和时填写记录。5. 遵章守纪、服从分配、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不旷工,按当月出 勤工日出勤,按队内安排的休息日休息。6. 加强工具、配件、材料管理,保证各类消耗在队内规定的指标以内

2、。7. 搞好灌浆地点的文明卫生,灌浆地点不得有淤泥积水,水沟畅通, 设备干净。螺杆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司机应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并持有效证件方可操作。2、司机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必须做到“三懂四会” 。3、司机应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4、启动:( 1)将紧急停机按钮复位, “电源指示”灯亮起。(2) 按下“启动”按钮,压缩机启动,检查系统有无漏油。(3) 将外接储气罐排气阀关闭,使储气罐压力尽快建立。当储气罐 压力接近排气压力时,在打开储气罐排气阀。(4) 如果排气压力一直停留在0.4MPa左右,可将压缩机出口截止阀 关闭,见到压力开始上升,在立即打开截止阀。( 5)故障自动停机后重

3、新启动按下列步骤进行: 按下紧急停机按钮; 消除故障;松开紧急停机按钮;旦按停止键确认消除故障;5 按启动键启动压缩机。5、运行过程( 1)观察油气分离器润滑油高度。负载运行时油位应在视规的 1/2-3/4 之间。(2) 观察压力指示。排气压力不应超出额定压力 +0.02MPa.(3) 观察温度指示。正常情况下,排气温度应在 50-100 C之间,超 过100 C压缩机会自动报警停机。机组排气温度必须比环境温度高 35-45 C。如果机组排气温度过低必须进行调节。对于风冷型机组, 如果温度过低可以通过适当遮挡进风口的方法提高排气温度。( 4)用手触摸回油管,如冰凉,则说明回油管堵塞,应和时加以

4、疏 通。( 5)检查压缩机“卸荷”运行情况。通常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排气 压力+0.02MPa时,压缩机卸荷运行,排气压力下降到额定排气压力 -0.05MPa 时压缩机恢复负载运行。( 6)卸荷运行的上、下限可通过调整压力开关获得,但上、下限之 差不得小于 0.1MPa。6、停机( 1 )正常停机按下停机按钮,压缩机将继续运行 30S 后停止工作,这段时间 为压缩机自动卸荷时间。 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应关闭压缩机出口处截止 阀。( 2)紧急停机一旦发现压缩机出现异常情况或环境要求紧急停机,则应迅速 按下紧急停机按钮让压缩机马上停止运转, 并迅速将压缩机出口排气 截止阀打开到最大,让系统内的高压气体尽

5、快释放。非紧急情况,不得使用急停开关。地面灌浆工作业操作规程 1灌浆工负责操作泥浆泵等机具给采空区和火区注浆。 2制浆前所用各种设备应完好;各阀门应处在正确的开关位置;供 水系统应畅通;照明设备应齐全;各岗位人员应到齐上岗。 3制黄泥浆前应将冲土用的水枪放到合适位置, 并连接好供水管路。 4制浆前,首先将浆池底清理干净,将遗存的脏杂物清扫出去,关 闭下浆孔、泄水孔闸门。 5用水枪冲士时,水枪操作人员要不断摆动水枪;采土要均匀,使 冲下的士充分湿润,防止大块土进入泥浆池。采土结束后,将水枪和 管路中的水放净,并放到固定的地方,以便下次再用。 6下浆孔要提前设置好篦子,灌浆过程中要随时清理草根、树

6、皮、 石子和其他脏物,防止下浆时堵孔、堵管。 7接到井下准备灌浆的电话后,首先给水冲洗管路(或钻孔) ,当井 下第二次来电话通知井下管路流水已畅通时,方可开始灌浆。 8接到井下停浆电话后,要立即关停搅拌机,并关好灌浆管路的阀 门,然后给水冲洗管路(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清理、冲刷 灌浆池。冬季要把水枪和管路中的水放净。 9工作结束后,要核实本班灌入的实土量(或矸石量) ,并将本班工 作情况详细记入“灌浆日志” ,和时交给班长或送交指定地点。 10下班前应做好场地整理工作,并按规定要求管理好设备,保持贮 水池有足够的水量。11灌浆工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的管路系统 (包括管径、 接头方式、

7、 阀门型号和安装地点等) ;准备管钳、扳手、丝锥、钳子、铁丝等工 具材料。12灌浆工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管路系统状况,发现问题 和时处理;然后检查灌浆地点的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 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汇报区队领导,禁止蛮干。13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闸门,用电话与制浆站联系,先要清 水,待管路畅通后,第二次打电话要浆,并根据本班工作量和区队布 置的任务确定注浆量。14应先由瓦斯检查员检查工作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温度等,符合有关规定时,再进入工作地点。根据区队值班人员 安排的灌浆孔号和每个钻孔应灌的浆量进行作业。15灌浆前,先进行冲孔,水量应逐渐加大,每孔冲水时间一般

8、不少于 20分钟。进水畅通后安上灌浆管, 将各处闸阀打开并记下流量 计的读数,然后向制浆站要浆。16灌浆期间,灌浆工应密切注意管路和各处阀门的情况,发现 堵孔或管路漏浆时, 应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 同时派人关闭上一道 阀门,然后进行处理。正在灌浆的钻孔,如发现进浆不正常,应暂停 灌浆进行给水。17班中倒孔时,必须先打开改灌钻孔的阀门,然后关闭欲停灌 钻孔的阀门。人员应站在孔口两侧,禁止面对孔口。18灌浆时,不要在高压胶管附近停留,以防止管子崩坏伤人。19尽量在无浆水的情况下拆管子, 特殊情况需在有浆水的情况 下拆管子时,平接的先松下方的螺丝、吊挂的管子先松靠帮的螺丝, 并用胶皮等盖住法兰盘,

9、防止喷水伤人。20灌浆的钻孔,无阀门控制时要用闸板(盖子)或木楔子将孔 口堵好。21灌浆过程中要做好下列检查(1)检查泄水处出水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有害气体等,并做 好记录;(2)检查泄水闸门完好情况、水沟的畅通情况等。22每个工作班在下班前,必须先通知地面制浆站停止下浆,然 后将管内存浆全部灌入钻孔内。 钻孔停止灌浆时应用水冲孔, 冲孔时 间一般不少于 20分钟(先小水后大水) ,冲孔后将各处管路、阀门等 处理好。23在回风系统灌浆时,必须随身携带瓦斯检测仪或瓦斯检定器, 应连续检查工作区域内瓦斯情况,随时检查二氧化碳情况。24洒浆前,在确认胶管和输浆管连接严密牢固后,打开主管路 (工作面顺

10、槽内)的阀门, 用电话同制浆站联系要水,水流畅通后再 要浆。25在综采工作面洒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在支架下方沿工作面倾向铺设软管,每隔 23个支架 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每个三通阀门处接一根12米的短管伸入架子 后尾处;( 2)洒浆过程中,应有专人看守管路和阀门,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关闭阀门;(3)工作面看守小阀门的人员,在泥浆到达工作面以后,应注 视现场,并不断摆动管子,以洒满所有角落、不留死角,将浮煤全部 覆盖后方可开动下一级阀门(每次开阀数量一般 24个)。洒到距 工作面下端 30 米时,应通知制浆站停止送浆,然后浆管内所存泥浆 全部放完。管子内不应存浆,并用水冲管,先小水后大水;( 4

11、)工作结束后应将阀门关严,在检查管路无其他情况后方可 离开现场。( 5)工作面洒浆一般应每个循环进行一次。26在普采工作面洒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洒浆人员要站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带,如遇顶板不好或有 悬矸时,要处理好;( 2)工作面洒浆管由上出口铺到工作面下出口。洒浆时,约每 隔20 米站一个人拉管子;( 3)应沿工作面自上而下由采空区向外均匀地洒浆,以保证冒 落的矸石被泥浆均匀覆盖;(4)每1 2 个循环洒一次浆。27放顶前,应沿回风巷在采空区预先铺好灌浆管,灌浆管末端 距采煤工作面煤壁保持 10 15 米的距离。埋管可用 50 毫米的钢管, 钢管上要有拉管用的拉头。28采煤工作面放顶后

12、,灌浆人员用电话通知制浆站开始送浆; 运输巷有水流出时,即认为采空区已灌好浆,这时方可停止灌浆。29随着采面推进应和时拉出埋管, 拉管时必须将绳套子牢固地 固定在埋管的拉头上,要求各根绳子的长短一致、受力均匀,待所有 工作人员撤到绞车以外的安全地带后,再开动绞车向外拉管。30开工前应检查使灌浆设备和管路完好,运转正常、润滑油充 足等。31灌浆时,泥浆要均匀、沙泵运转应正常,遇碹缝跑浆时要和 时堵塞。如果沙泵距泥浆地点较远,应设直通电话。32看钻孔人员根据钻孔压力大小负责发出开灌或停灌通知; 制 浆人员负责掌握水量大小和泥浆浓度。33碹后灌浆时,浆管上口要超过碹顶最凸出位置,碹顶越空, 管口位置越高。34停浆后,要用清水冲洗沙泵和管路,冲洗时间长短应根据灌 浆地点远近而定。35无论是洒浆、还是灌浆,上井后都必须将当班的工作情况向 区队值班人员汇报,并将灌浆量和其他情况记入“灌浆日志” 。36地面无制浆池,下浆浓度不好测定时,要在井下出浆口定期 取样测量泥浆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