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生平》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283464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渔生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渔生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渔生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渔生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渔生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渔生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渔生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杭州层园教学目标:1. 能认识“冗”,并理解楹联中“繁冗”等词的意思。2. 能有感情地诵读四句楹联,并感悟李渔洒脱的人生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渔。教学重难点:品读悟情教学准备:芥子园图片、音乐教学过程:一、 李渔知识大比拼,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我们作为李渔小学的学生,应该对李渔有很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个李渔知识大比拼怎么样?(1) 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李渔的一些信息,比如他的生卒年,生活朝代,代表作品等等。(2) 比一比,哪位学生了解的知识最多。(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李渔生平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李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上课之初给学生这一机会来展示自己,既能起到复习旧知的

2、作用,又能激发他们的求胜心,为下文的学习做好准备。)2. 师生共同总结刚才所说的一些知识。3.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说的,李渔的文学修养特别的高,在我们夏李村口的且停亭上,我们已经有所见识了。今天,我们再来看一副,他题在杭州层园上的楹联。(板书 题杭州层园)二、 初读楹联,感知全文1 出示初读要求:(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1)指名读楹联,齐读;(2)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3)质疑,请学生说说他们不明白的地方。三、品读楹联,感悟内含之情(一)品读“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3、。”1“繁冗”为何意?是什么令李渔感到“繁冗”?师:谁来说说看“繁冗”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 教师出示繁冗的两种含义,(事务)繁杂。(文章)烦琐冗长。让学生选择。师:那又是什么事让李渔感到“繁冗”呢?(学生畅所欲言,不必拘泥于一方面。)2.让学生说一说这一联的意思。体会拟人的手法。(二)品读“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1“湖山”是人吗?2发挥想象,“湖山”到底是怎样的美景?3请学生欣赏芥子园的图片。4说说这一联的意思。(三)品读全联,说说其中之情1配着音乐,指名朗诵,齐诵;2短短的两句楹联,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四、拓展延

4、伸,联系课外1请你说一说,你还知道李渔的哪些楹联?如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提供一两对: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题金陵别墅歌台奇石作龛盛佛骨;长江为鉴照禅心。题南京弘济寺2你能学着写一写吗?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色,为我们的校园题上两句楹联。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教学目标:1、 认识“飕、觇、廪”2个生字。2、 能理解诗句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同情灾民,忧心百姓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在诵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百姓的苦难。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习旧引新,导入新课1. 温故知新。(课件出示夏景图)师:同学们,

5、不知不觉中,夏天的脚步又近了。夏天虽热但是也有数不清的美景,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夏天的古诗吗?(学生可能会说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请学生们一起来背诵他们所说的古诗,感受诗中夏天的美景,与今天接下去要学的这首诗形成鲜明的对比。)2. 师:是啊,夏天有美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还有浓密的枝叶,解渴的西瓜,美味的冰激凌,夏天真是太棒了。可是,请你看看清朝1672年的夏天,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古诗插图,让学生描述图中所画,说说感受。)3. 解题释疑(1)师:这是一幅真实的画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场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渔的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板书课题)(2)师:在题目中出现了一个

6、词“夏寒”,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依据学生回答适时点拨。学生齐读诗名。二、 整体诵读,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1.(课件出示全诗)自由练读这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板书整首诗)2.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3.教师范读古诗,讲读法。(1)师:每首古诗都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节奏有快有慢,语调有起有伏,这样就会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请同学们听老师怎样读这首诗。课件出示: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3) 师生合作读。4. 教师指名学生读,

7、学生自由读,齐读。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节奏、韵律。三、 诵读涵咏,体会诗人为民忧心的感情1.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前两句。课件出示: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1) 说说通过这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师:五月的时候江风为什么还会“飕飕”?(2) 师生讨论交流,了解诗意。2. 学生自主学习接下里的两句。课件出示: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1) 这两句中的“暑雨”,“密云”指的是什么?(2) 四人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阐述诗意。3. 合作学习最后四句。课件出示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1) 仔细品读这四句,你有什么感受?师:请你细细品读这四句,读着读着,你

8、仿佛有一种什么感觉?(难受、不开心、伤心、担忧)师:是什么让你感到难受?(四方丰歉、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师:你有没有过饿肚子的经验?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你能想象吗?(播放低沉、哀伤的音乐,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去不断地品读,体会作者当时看到这样的场面的心情。)(2) 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这四句的意思。四、 对比赏读,感受诗中的情感1. 师:上课时,我们看到了夏天的美好,古时候有这么多的诗人歌颂夏日之美。然而从今天的诗中,你感受到夏天的炎热了吗?(生:没有)2. 师:炎炎夏日,连年大旱,然而气温越高,人们的心头却越寒啊,说不尽的苦,道不尽的忧都包含在这短短的八句话中。请同学们

9、再来读一读,试着背一背。3. 配乐朗诵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五、 课后作业1. 背诵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跟父母交流交流旱灾发生时,人们的生活。2. 搜集更多李渔的诗歌,同学间互相交流。水 仙教学目标:1. 会认“秣、陵、囊、簪、珥”5个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李渔对水仙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李渔嗜花如命的情感。教学准备:水仙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了解每个季节的代表花卉。(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花呢?(2)你知道每种花在什么时候开吗?师:同学们对花了解的也不少啊,看来我们之中也不乏爱花之人。2.实物呈现水仙(1)师:今天我们

10、就来认识一种特别常见又特别有名的花卉,你知道它吗?(生:水仙花)原来大家都认识啊,那谁能给我们介绍下有关水仙的知识呢?(2)师:了解水仙的同学肯定也是喜爱水仙之人,其实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位特别喜爱水仙的人,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李渔)二、自主学习,初识文言文1.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注意读正确生字词。(2)结合下文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地方。(3)想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及时解惑。3.学生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圈出的不明白的地方在互动交流时提出来。 三、互动交流,理解文章(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找一找你在这段之中

11、看到了哪些花?在文章用横线画出。(水仙,兰花,莲花,海棠,腊梅)2.这些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呢?在文章用圆圈圈出。3.师:那么多的花,李渔喜欢它们吗?请你找出依据。(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师:李渔把花比作了什么啊?(生:命)可见他对花的喜爱程度非常深。那请你把自己想象成李渔,带着这种极深的喜爱来读一读这一段,注意停顿。(二)学习第二段1.师:作者是那么喜欢水仙花,那肯定会去寻找最美的水仙。你知道最美的水仙在哪里吗?(生:秣陵)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第二段)那请大家轻声读一读第二段,在这段中我们来找一找李渔爱水仙的表现。2.学生轻读第二段,边读边找李渔爱水仙的种种表现,用波浪线

12、画出。3.讨论交流。(1)师:读了这一段,你找到了哪些李渔爱水仙的表现呢?生1: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我从这里看出,李渔为了水仙把家搬到了南京。生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我从这里看出,李渔当了玉做的耳饰去买水仙。(2)师:同学们都特别善于寻找,那我们再来看看,李渔为什么要当了玉质耳饰去买水仙呢?当时他家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句。(课件出示: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让学生同桌二人合作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师:是啊,过年都没有钱了,还是靠着典当衣服首饰。等到水仙开始,真的是一个钱都没有了啊。(3)师:实在是没有钱了,家里人怎么劝李渔的?(生: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是啊,家人说只不过是一种花而已,一年不看也没什么,当然是生活比较重要,对吗?师:李渔听了家人的话之后,有没有放弃买水仙的念头?他是怎么回答的?(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师: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么爱花的李渔,那就是“嗜花如命”。(4)分角色朗读,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家人和李渔的对话,体会李渔的“嗜花如命”。四、课外作业1.熟读水仙这篇文章,喜欢的同学可以背下来。2.读一读李渔的另一篇关于花的文章芙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