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79116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生疏,通常状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究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人生最甜蜜的东西,都是悲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验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劝慰别人。桃姐。最近,一部包含着临终关怀理念的桃姐悄然走红,桃姐晚景凄凉的镜头让不少人为之动容;不久之前,一名上海老师发表给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公开信讲解并描述了其父在临终前屡遭拒绝治疗的遭受,俞正声回信也认为要在癌症晚期病人关怀上争取制度有所

2、前进。临终关怀发轫于人道主义的光线,构建制度当然重要,但并不仅限于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临终关怀,敬畏生命,关爱每一个脆弱的临终者。记得有部电影里问,什么是胆怯?为什么你会胆怯?“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当你靠近这样东西的时候什么会发生什么”。因为许多人都畏惧死亡,于是我们的祖先想象出了永生的神仙,迸发出了人死后会有灵魂恒久存在的奇思妙想。而当你真正靠近它时才会发觉,原来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我们高校生而言,我们是现代国家和社会中特别重要的群体,对于社会事业充溢热忱,广泛涉猎国家时事,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存在偏见,不堪忍受来自社会某些方面的压力,选择放弃生命,而此次的社会实践则有一

3、部分缘由是从这方面动身,从而引发高校生对生命的思索和思想的升华。 二、实践团队 我们的实践团队活动起先的很早,当把策划书真正递交上去便著手起先打算,因为我们觉得这样一个活动不应当被社会实践禁锢住,它是有着深刻含义的,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即使艰难也应当专心完成。最初想到这个活动主题招募队员时很多人都对“临终关怀”这四个字敬而远之,直到遇到了现在合作在一起的小伙伴才组成了一个有爱的团队,大家有着一样的目标:学会爱,好好爱。正因为我们的实践活属于公益性质的活动,所以全部的成员也都是经过筛选组成的队伍,都是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心之所向皆为一,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帮助,合作共赢。我们的合作机构是厦门的十

4、方缘,感谢十方缘的老师们赐予我们最大的帮助。三、我们的实践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临终关怀”一词译自英文的opcecare,目前我国大陆翻译为“临终关怀”,我国香港翻译为“善终服务”,台湾地区翻译为“临终照看”,李嘉诚先生将他的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单位统一命名为“宁养院”,虽然译法不同,但其内涵一样。临终关怀是一种特别照护,是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社会志愿人员等共同参加,为临终病人及家属供应旨在提高生命质量、减轻临终者苦痛,使之安详辞世的特别服务的过程。当然作为高校生,深层次的临终关怀做得的确不够到位,但是我们照旧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临终关怀不同

5、于一般的敬老院活动,他们大多行动不便,有些甚至无法自理,更有行将就木,躺在床上仅依靠一根氧气管生存的老人,不同于敬老院里行动自如的爷爷奶奶。而因为我们的活动比较特别,考虑到老人及其家人的感受,很多老人是不允许拍摄,也请见谅。 而我们此行并未冠以社会实践之名在十方缘这样一个公益组织中获什么特权而是和其他义工一起成长。而我们这个活动本身就其性质来说讲求的是每个个体都是同等的,正如在和老人沟通中,我们没有将自己当做一个比他们更优越的人,因为终究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不能行动,不能自理,这时的他们甚至有着比我们更丰富的阅历和更渊博的学问。而成为一名义工,能最近距离的体会什么叫做敬畏生命,这是我们的光荣。

6、 四、感悟 对我而言,此行给我最大的体会是去护理院和老人的陪伴,更让我清晰地把握我们这个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通过十方缘的帮助,我来到厦门爱心护理院,在此我陪伴了慧珍奶奶。过程并没有我想象的困难,反而是一个妙不行言的。慧珍奶奶已90多岁,一起先我并不能和她很好地沟通。渐渐的,我静下心来倾听,发觉这并不是我们有沟通障碍,而是我之前没有践行爱的陪伴。与其他小伙伴共享陪伴感受的时候,真的让真实感受到什么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须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其实这样看来,我们更情愿把临终关怀称之为心灵呵护。呵护和关怀老人的心灵,让他们在人生的最终阶段能更安详和安静。 五、心得体

7、会通过这次“临终关怀”课题的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与老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更是知道了生命的珍贵。每一个生命都是须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对自己的生命要更加珍惜,仔细对待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价值。我第一次陪伴的是一位爷爷,他虽然中风了、说话有点困难,但是意识还是很清楚。他问了我很多的问题,还教了我很多养生的方法。他告知我他每天都要自己活动筋骨、看报纸等等,以防止病情严峻。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那份心态,而且他生活的很乐观。给了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动,与其说我去陪伴他,还不如说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感觉每次去敬老院

8、陪伴老人,我在陪伴老人的同时,老人也陪伴了我。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不如意的事,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 虽然夏天很热,路途遥远,但是此行的义工活动是暖在心中的,与一般的志愿活动不同,一方面参加方式不同,由十方缘的资深老师作为领队,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坐起来,去做义工的不仅是我们高校生,还有已经毕业的工作者来作为业余活动,还有已成家的中年人,大家进行静心。另一方面我觉得临终关怀与一般敬老院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看到的接触到的每一个老人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说直白一些就是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一些高龄老人,身体和心理上各种状况都会有,假如不是内心非常强大或者足够平和,当你去陪伴这些老人的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全心全

9、全意陪伴他们而不一些内心其他的想法干扰。所以我们始终在学习十方缘的“三不”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最终,我也成长了,当面对老人一些可能常人觉得难以理解的行为时,我所做的只是抛开其他想法,接着陪伴在我身边的这位老人。接受他们的病痛、呆滞的目光、行动不便的手脚、无法言说的感情。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与体会,进而丰富着我们的内心生活,每一个走进我们视线的人,都值得被我们感谢。在“缘惜行”临终关怀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奉行着“不分析、不推断、不下定义”的“三不”原则来呵护每一位老人,其实这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亲人、挚友中。正所谓“我爱人人,人人爱我”,心怀和善与温

10、顺的人,必定会受到大家的善待,爱,或许很大很泛化,但它就衍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苏轼好友作为僧人,他心中有佛,所以万物皆好,我们心中有爱有善意,自然周遭也会变得更纯粹更温柔。“三不”原则看起来很简洁,但在我眼里,它值得我在与人相处中践行。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我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另外十几个字:对不起,宽恕我,感谢你,我爱你。 唯有一心一意地学如何去爱,方能更好地爱自己爱别人。寒假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2 怎样和儿女融洽相处?如何支配自己的晚年生活心情不好时应当如何调整?这些始终是老年人所关切的重要问题。为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解决一些老人心理方面的困扰,2月1日聊城高校,社体部志愿者走

11、近多位老人,为她们安静的生活送去快乐和祝愿。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志愿者首先强调的是如何与子女融洽相处。志愿者希望老人不要倚老卖老,要多多体谅子女的工作压力,不能过分依靠他们的照看,要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另外,志愿者还提示老人不应在亲朋好友间争论晚辈、否则会引发误会,激化冲突。而且,志愿者希望老人做事肯定不能偏心,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要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志愿者还提示老人不应过多唠叨,子女做的事不合自己的心愿要适当指责,但切忌唠叨个没完没了。许多老人听完志愿者的话表示自己以前的确有过类似做的不对的地方,而且都表示以后会留意。 接下来,志愿者提示老人肯定要注意身体

12、健康,多参与健身活动。在天气好的日子里与其他老人一块出去散漫步、聊闲聊。闲暇时候也可以多看看电视,听一下戏曲。志愿者希望老人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态,这样不仅自己受益,家人也会兴奋。 对于老人如何调整不良心情,志愿者也为老人带去了调整方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志愿者希望老人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亲朋好友倾诉,将心中的不快向他人吐露。老人还可以将自己的留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爱好上,例如养花,打太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排遣压抑心情。对于志愿者的热心引导和帮助,老人们连连夸赞,看上去很快乐。 社体部志愿者希望借此次活动可以尽自己的实力去关爱老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困惑,并希望这些老人有一个安乐的晚年。寒假关爱

13、老人社会实践报告3 每次的实践总是伴随着辛苦和收获。对于在校高校生而言,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是我们现阶段接触社会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实践对我们的重要性。没有例外的,在这个寒假里,我自愿参与了实践活动,以下是我的这个寒假的实践报告 随之安排生育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近年来社会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为了完善老年人养老体系,老年法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很多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应运而生。针对这一现象,假期我们对养老院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 首先,我们对振华养老院的院进步行了采访。院长告知我们“创办养老院不在于是否盈利,只是为了是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院长的

14、话朴实却真实,对晚辈而言,让老年人晚年华蜜比什么都重要。 在副院长的讲解下,我们大致了解了养老院的规模形式。我们发觉养老院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干净整齐。老人在这住的舒心。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虽然不能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但他们在这儿找到了同龄的挚友,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一起闲聊打牌。有些老人甚至比在家里还快乐。因为现在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都会感到孤独,白天子女上班,自己只能呆在房子里,没有人闲聊,很多邻居都不相识,他们就像是熟识的生疏人。老人在子女那不会找到在养老院的华蜜。从与下面两位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就会有所感受。 张爷爷来养老院一年多了,当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房间里看报纸,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的

15、人,而且他在这儿过得很快乐,他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视野开阔了,他的心胸也开阔了。他的生活会很欢乐。老人的子女经常来看他,他感觉在养老院比在家还要好,当问及是否要回家过春节时,他确定在这儿过。因为这家养老院在节日会请人来演出,使老人真正有家的感觉。他只想告知子女让他们安心工作,自己一切都好。 另一位老人郝爷爷是一位退休干部,他在这儿也一年多了,因为子女工作忙,他确定来养老院。在这儿他很满足,他告知我们,饭菜在一星期中没有重的,保证了养分均衡,同时养老院会定期举办文艺活动,为老人解闷,侯副院长会唱戏,每天晚上都要为老人们唱上几句。子女在周末会带孙子孙女来看自己,他感到非常满意。 其实老人内心很简单满意,他们要的不是富贵的生活,而是子女的关切。只要你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他们就会欢乐。希望每个子女每个月多陪陪父母。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时代,更要让他们安享晚年。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