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76279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文化名城德州简史差不多距今2200年以前,在辽阔富饶的渤海西岸,在举世闻名的九河流经之地附近,一座小小的城镇诞生了。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流经身边的河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她一天天茁壮成长;近百年来,伫立于鲁西北、冀东南平原的她,终于脱颖而出,发展成近代中国的中等城市之一。她,就是雄伟、壮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德州。 我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较多,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古都型,或传统社会发展起来的历史悠久的城市;另一类,则是近代型的,是近代成长起来的城市,这类城市数量虽然不多,但城市成长速度快、规模大,而且地位非常重要。这些城市不但是古、近代中人民革命斗争的中心,而且在许多方面代表了古、近代中国

2、历史或文化的走向。德州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东临渤海,西望太行,南依省城济南,北靠津京,“地处九河津要,路通九省舟车”,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德州的这种区位极便于南北文化、运河文化的交融并蓄。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德州还是中国北方较早的开放城市之一,中西文化的撞击,造成了近代德州市区独特的成长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开北方风气之先。前人总结说,自鸦片战争起,以至“数十年来,国家维新之大计,擘画经营,尤多发韧于是邦,虽为一隅,而兴废之关键焉”。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更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

3、之瑞。汉置安德县,意为“以其德水安澜耳”。隋开皇三年(583)称德州,以后时废时复。至唐乾元元年(758)复称德州,自此历代皆称德州。她曾七移其地,六易其名,后来定位于现址并靠大运河发展起来,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禹贡记载,黄河进入河北平原后,播为九河,即徒骇、太史、马颊、胡苏、简、洁、钩盘、鬲津河等。大禹治水虽为传说,但古代黄河流经德州入海确是事实,因此禹治水的传说也就反映了德州人民与水害作斗争的愿望和精神。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古黄河流经德州而入海,恰恰说明了德州的历史之悠久。商(约公元前 16世纪至前11世纪)“殷因于夏,无所变政”。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候。把太公吕尚

4、封于“齐”。德州地域属“齐”。直到战国时期(前403至221年)前属齐国,后属赵国。由于黄河的冲积作用,使德州平原成为宜于耕种的农恳区。加上战国时期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德州平原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而且一天天富庶起来。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全国分十一州,置郡、国一百十有一,高帝四年(前203)韩信军取鬲城置平原郡属青州。把州境三分。东境安德,西境鬲县,西南境绎幕县(属清河郡)。从汉、后汉、三国、魏、晋、石赵、刘宋、北魏、北齐至北周,鬲县始终在德州境的西北境,直到隋代才又有新的划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德州全境属魏国领土,属平原郡。西晋统一三国后,建立了许多同姓王国,德州辖境属冀州平原

5、国。后西晋灭亡,我国北方被匈奴、鲜卑、羯(jie)、氏、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占领,历史上称“五胡乱华”。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晋十六国”。当时东晋只保有江南一隅之地,黄河流域下游诸州、郡,德州先后属后赵、前燕、后燕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鲜卑人拓拔氏建立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以后,和南方汉族政权相对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北魏乘刘裕新死,占领了宋朝的司州全部,青州、豫州、兖州大部之地(今山东、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宋朝的边境,退到淮北。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平原县志中,作十年)于今陵县东南三十里,安德故城

6、置安德州郡,属冀州。魏书地形志载:“安德郡,太和中置,寻并渤海,中兴中复。”领安德、平原、鬲、绎幕等四县,治安德,移鬲县治临齐城(今陵县边临镇)。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十一月,省去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省鬲县,人安德,周因之。隋代统一中国后,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为州,废安德郡为县,改安德郡为德州,德州这一名称开始出现。六年(586)于旧广川东八十里置新广川县,治方山店(今德州经济开发区曹村镇)。九年(589)移安德故城于今陵县,置德州(县名仍沿用安德县,而州名则省去安字)。续山东考古录载:“隋安德县,即北魏鬲县城,开皇九年徙。”十六年(596)书安德县北境置将陵县,由

7、境置新广川县。“汉将陵候城,在安德县境内,取以为名”。(元和志)。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讳,改广川为长河。“长河,汉信都广川县地”(胡三省资治通鉴唐记五十五注)。西北境的鬲县,西南境的绎幕县一并废除。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德州为平原郡。唐初,改隋郡为州。府、州是一级行政区,但其辖区比东汉时已大为缩小。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德州。北境为将陵,西境为长河。宪宗元和四年(809),长河为水所坏,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城十三里。“唐长河县西城,在卫河西岸,元和四年徙”(续山东考古录)。“白桥,在直隶故城南,跨永济渠,即唐长河县治”(中国古今大辞典)。十年(815)又移置于河东小胡城

8、(今德城区)。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割据局面,德州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直到后周显德元年(954)西境的长河县才被废为长河镇而并入北境的将陵县。赵匡胤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宋朝后,没有力量再恢复北方失地,于是德州以北地区便成了宋和契丹交界的前沿阵地。北宋时,将全国分为十五路,德州属河北东路的永静军(今景县)。北境的将陵县于景佑元年(1034)移治于西境的长河镇。公元 1125年,东北女真族崛起,灭了辽国,又灭了北宋,德州全部归金管辖,太宗天会元年(1123)割将陵北境置吴桥县。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土领域空前扩展,元世宗为了加强封建统治,施行“行省制度”,宪宗三年(1253)升

9、将陵县为陵州,属河北道河间路,寻属济南路。世祖至元二年(1265)降陵州为县,是年升为陵州,属河间路。三十三年(1286)割陵州西南境,置故城县。明初,沿元行中书省制,洪武元年(1368),西境陵州降为陵县。七年(1374)移德州治此。五年(1376)设德州卫。十三年(1380)割安德废县东境置陵县。成祖永乐五年(1407)增设左卫,州、卫同城而治(州治所在市府街,卫治所在胜东街),其军屯半与州境相接,半散寄于沿河各县,这就是德州卫城,德州卫和德州左卫等名称的由来。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德州定为散州,属济南府,清朝灭亡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废州改县,民国二年(1913),德州改称德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侵略者占领德州,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才获得解放。析置德州市。 德州人民具有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和聪慧勇敢的高尚品质,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德州城市迅速繁荣,反映了德州作为中心城市财富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也反映了德州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特定地位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