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262708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知识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 叹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 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旬、疑问旬、祈使旬、感叹旬。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一一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句式二、句式变换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

2、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 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 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 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 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 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 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 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 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 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

3、怎么”等语气助词。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 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 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 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 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 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

4、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 “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 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 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 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 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 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选用句式的方法技巧:在考

5、试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 一般从陈述对象一 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二、关联词造句五大方法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 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 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1 .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却然而2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6、无论都、不管也一即使也4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5 .并列关系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6 .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 还8 .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取舍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一个复句, 用不用关联词语, 用哪个关联词语

7、, 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 都有一定的规则。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 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1 、错用关联词语例: 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 为了喜欢踢球, 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 (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2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 儿” 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 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

8、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 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常见关联词: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 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 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 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 而是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

9、:“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1.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2.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3.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 造句或作文当中, 究竟选用什么关系, 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1 .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2 .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3 .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

10、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 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 不”。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1 .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2 .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 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 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第二

11、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 前面,句子就顺畅了。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 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 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 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1 .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 了同学之间的友谊。2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 语,让人读了以

12、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 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 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 的意思也清楚了。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 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 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1 .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2 .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

13、应把“并且”改为“却”。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常见熟语释义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悔过自新: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 的好处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 容忍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

14、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或具有重要的地位。唱主角的 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单位团体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定心丸: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豆腐渣:形容事或物经不住考验,像豆腐渣一样一碰即碎。指建筑中偷工减料的 质量低劣的工程,也叫“豆腐渣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墙倒众人推: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坐山观虎斗:比喻为

15、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 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 取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期只相差一点点,但结果会相差千里.形容细微的 失误,最终导致巨大的差错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比喻一个身份高贵和地位显赫的人, 如果蒙难,那他的身份和地位便会远远低于普通人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无风不起浪:没有风不会起波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树倒湖狮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 依据也就随之而散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