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598736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泊船瓜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泊船瓜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泊船瓜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泊船瓜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泊船瓜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泊船瓜洲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教学目标: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通过反复诵读,丰

2、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教学重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教学流程: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时间:4分钟)问题: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有没有人回不了家的?为什么? 离家远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你们年

3、少也许没有离家千里的经历,但你们肯定有过和父母亲分别多日的时候吧?那种感觉是(学生:思念对方)将来同学们长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乡了,这种感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思念故乡)板书:思乡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这一单元,我们将学到不同的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是怎么来表书这种思乡之情的,(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时间:13分钟)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揭示课题(时间:5分钟) 王安石是谁?让学生回答,若回答让人满意,就进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简单介绍他写过哪些诗?今天,要学的就是(泊船瓜洲) 学习课题:谁来读读

4、题目?怎么样?其他同学评(预设:学生读正确了)教师可强调:泊既可以读作P(第一声)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跟着老师书空,写完,齐读。谁来说说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释瓜洲在什么地方?(预设:学生说出“瓜洲”现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学生:看注释)对,看注释对于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2扫除阅读障碍,初读古诗(时间:7分钟)泊(bo第二声)是个多音字,看来那么预习工作做得不错,除了泊是多音字外,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多音字?请学生回答,(预设,除了“间”字有争议,其他都回答正确)“间”在这首诗中是第一声还是第四声,要看什么?(或者:“间”字的读音,我们怎么来判断?)学生小组讨

5、论,说说理由,(时间:2分钟)诗歌中的字已不是难题了,那现在你能读读这首诗吗?提示: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检查自由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读,最后齐读,若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教师作范读,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或几句,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读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了吗?(预设:有部分学生说有,有部分说没有,)两方争辩,说从哪儿你读出了思乡情,没读出思乡情的同学,请问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尽量不加干预,(三)重读古诗,加深理解(时间:13分钟)1自由读诗,联想诗歌中表

6、现的地理位置辩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古诗,现在我们要不要换种方式来学习?你们想怎样?设计意图:从上一环节的学习,“间”的读法和有没有表达思乡情 这两个问题的呈现,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欲望更加强了,而且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有再读古诗的欲望,相信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读读古诗,再读古诗,自主读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或者: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诗)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时间:3分钟)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推荐一位擅长画画的同学上台画,画毕,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他认为古诗描绘出的是这样一幅画,请同学给这幅画作简单介绍,你们现在知道“间”是读第几声了?其实这就是古诗的哪两句?它表现出诗歌中的地

7、理位置,2学习重点诗句,体会思乡情而后两句还能用画面来表现吗?有点难度,那我们又该怎么来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跟老师一样,你们也来读读,学生齐读,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诗吗?指名回答,这样能说明什么吗?(回答是否定的)看来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理解,把它放在整首诗中,联系诗人的写诗背景,再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诗人下了工夫的,反复读,你们体会到这句诗的妙处了吗?学习课本24页中的资料袋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是什么?(明月)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床前明月光)“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表现的就是思乡情,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现在你体会到什么了吗?诗人的思乡情不言而喻,(四)美读全诗,当堂背诵(时间:5分钟)1学了那么多,现在你们想再来读读整首诗吗?指名读,齐读,你们的水平都可以当配音员了,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配音员,播放视频2你能不看书本也不看屏幕,把这首诗背出来了吗?老师先背一次,背的时候,可以联想古诗描绘的画面,若能体会到诗中的感情,那是最好,3课堂小结:你今天收获了什么?请学生说说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什么呢?我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