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49013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回龙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13.4.姓名 班次 学号 得分 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 A炽痛(zh) 默契(q) 荒谬(mio) 义愤填膺(yng) B讪笑(shn)喧嚣(xio)深邃(sui) 妇孺皆知( y) C亘古(gn ) 赫然(ch ) 胡骑(j) 称前时之闻(chn)D筹划(chu) 嗥鸣(ho ) 哽住(gng) 迥乎不同( jing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潜心惯注 一泄万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来势汹汹博学多识 一拍既合 万丈狂澜 踌躇不决

2、马革裹尸 鞠躬尽粹错别字改 正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2004年中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从雅典奥运会胜利凯旋归来。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C. 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5、名著导读(2分)(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的故事还

3、有很多,请你写出这个英雄的名字,并用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他的另一个故事:_(故事名称不能超过5个字) (2)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 、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6、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_ _ _ 7、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4分) (1)老大爷

4、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8、默写(8分)1)木兰诗中点明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诗句:_ _,_ _ _。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 _ ,_ _!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4)写出关于黄河的两句诗词。 _ , _ _ , _二、阅读理解(4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5、 (一)阅读文言文伤仲永(选段)(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未尝识书具( ) (2)即书诗四句(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4)泯然众人矣(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是指

6、物作诗立就。 译文: (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文: 5、课文中“_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6、我们学习了方仲永,从他的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答: (二)阅读丛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0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7、简述这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分

7、) 8、三个“也许是”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态? (2分) 9、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2分)10、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前面加上“我的”、后边加上“们”?(2分) 11、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怎样的感情? (2分) (三)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

8、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

9、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

10、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2、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2分) _ _ 13、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分)1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 :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17、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18、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4分)三、写作运用。(50分)19、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此时此境的“我”做一个心理描写。(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