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43446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客观上要求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理论与模型方面的研究。凭借科学的预警模型,上市公司可以及时预防和化解财务危机并提高危机预警管理的科学性,投资者可以获得财务风险的警示。探讨如何借鉴吸收现有财务困境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有益成果、克服其的不足,并对财务困境特征识别及财务困境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判别分析 1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界定及表现 1.1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界定 我们认为:如果上市公司由于下列原因而被特别处理的,我们将其视为财务困境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

2、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低于注册资本;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因为上述原因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基本表现为严重亏损、偿债能力不够而且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符合财务困境的基本内涵。 1.2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类型划分 根据ST公司财务困境的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突变失败:此类ST公司的财务比率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才迅速恶化,因此并不容易被预测,可称为“突变失败”。从原因上分析,此类ST公司多属于虚假包装上市的公司,如ST红光和ST黎明。 (2)收益失败

3、:此类ST公司在被特别处理前几年与正常公司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盈利下滑,这可以从较差的投资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观察,这种公司可归为“收益失败”。如由于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等外部冲击而失败的上市公司多为此种类型。 (3)慢性失败:此类公司的失败信息早在发生危机前几年就已显现,许多财务比率如资产报酬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都呈现不利变化,并且愈接近危机期间情况愈严重,这种经营失败过程可称为“慢性失败”。从失败原因来看,“慢性失败”公司大多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而发生危机的企业。 1.3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阶段划分 除了突变失败以外,收益失败和慢性失败

4、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根据这两类ST公司的失败过程,可以将经营失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经营失调阶段:当企业遭受内、外部因素的冲击时,会出现管理失控、投资失误、主营收入下降及流动资金紧张等现象,这一阶段可称为经营失调阶段。 (2)经营危机阶段:上市公司如果无法适当地处理经营失调,那么将步入经营危机阶段,此时呈现的现象包括资金不足、周转困难、短期债无法偿付等。 (3)经营失败阶段:如果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矫正措施来渡过经营危机阶段,那么最终会面临经营失败,上市公司的经营几乎限于停滞状态,其负债总额甚至会超过资产总额,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此时上市公司一般要依赖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才能摆脱破产的困境。

5、2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评析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在海外历史悠久,在国内则刚刚起步,总体而言,运用于财务困境预测的方法可分为统计类和非统计类两大类,统计类的方法主要包括一元判别法、多元线性判别法、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生存分析法等、非统计方法主要有模拟类预测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行为反映类分析法(如股价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最早提出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模型的是Beaver(1966),定义破产包括“债券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有限股利等”。运用实证分析得出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能够更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随后许多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不断完善和改进。Alt

6、man(1968)提出了多元值模型,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用值进行判定。Beaver(1966)和Altman(1968、1977)提出的值模型,以及artin(1977)和Ohlson(1980)等提出的逻辑概率回归模型。Zavgren(1985)等学者使之进一步深化。Aziz,Emanuel和awson(1988、1989)以现金流量模型为基础,提出公司的价值来自经营者、债权人、股东以及政府的现金流现值之和。他们根据破产公司与非破产公司配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破产前五年内,两类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均值和现金支付所得税均值有显著差异。目前对财务困境分析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7、和逻辑回归方法。 我国学者周首华等对值模型加以改造,于1996年提出了财务失败预测的新模型-值模型在值模型中加入了现金流量这一有效的预测变量,弥补了值模型的不足。陈静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使用1995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判定分析,在单变量判定分析中,发现流动比率与负债比率的误判率最低;在多元线性判定分析中,发现由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等个指标构建的模型,在ST发生的前年能较好地预测ST公司。张玲(2000)以12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其中60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估计二类线性判别模型,并使用另外60家公

8、司进行模型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超前年的预测结果。高培业、张道奎(2000)采用29个财务指标,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发现由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销售收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构成的判别函数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吴世农、卢贤义(2001)以70家ST和70家非ST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盈利增长指数、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营运资本总资产、资产周转率等个财务指标,比较了多元判别分析、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果,发现Logistic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 3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判别及控制分析 3.1财务困境形成原因剖析 在财务困境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公司治理

9、因素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公司治理体系中,董事会居于核心地位,并且逐渐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主要途径和机制。减少管理层投机行为的重要机制就是董事会的设置。当内部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发生冲突时,董事会将起到仲裁者和最高法院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董事会己经成为公司运作的中心。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将良好的公司治理分解为七个关键部分。其中明确涉及董事会的内容就有两项,而其余五项内容也都与董事会的职责密不可分。同时,从公司权利中心的定位来看,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思想正悄然形成,公司权利中心由经理层转向董事会的改革趋势也愈来愈明显。因此,加强董事会的治理和

10、改革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共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运作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包括:董事会制度形式化与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突出;董事会决策议事的独立性不高;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董事会薪酬体系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董事会运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3.2财务困境特征识别 企业从业绩优良到陷入财务困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呈现出一个渐进与突变的过程。因此,财务困境的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属性。在时间上,考虑到事件对困境公司的影响,因而选择ST当年作为T年,分别考察特别处理前一年(t-1)、特别处理前两年(t-2)和特别处理前三年(t-3)困境公司的财务特征和非

11、财务特征。这样一个具有时间序列的连贯考察,有利于发掘财务困境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在空间上,考虑到行业因素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因此根据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考察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内财务困境公司的基本特征。同时,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判别模型,实现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状况的针对性判别分析。 3.3财务困境控制分析 根据控制理论,为了使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输出与控制标准的偏差尽量最小,实现控制目标,可以采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方法进行控制:事前控制是在活动开始前采取措施使得控制系统输出符合控制标准的活动。事中控制是在活动进行时对系统输出进行监控的控制活动。事后控制是在活动结

12、束后对系统输出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输出结果与控制标准偏离的原因,并及时予以纠正。对于财务困境而言,财务困境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两个方面。 (1)财务困境事前控制。财务困境的事前控制是避免财务困境的最有效手段。根据财务困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应该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明确系统输出期望达到的效果。控制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子控制系统,形成财务困境次级控制目标。确定财务困境的控制重点,包括企业信用规模与结构控制、存货规模与结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或有负债控制、负债规模与结构控制、销售结构与毛利率控制、资本运营风险控制、治理结构控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治理结构完善、成本费用控制和

13、资金流动性控制。制定合理的财务困境控制标准。选择针对性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实现控制目标。 (2)财务困境事后控制。困境公司在发生财务困境后,随着存在问题的暴露,会想方设法地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努力克服经营不利的尴尬局面。因此,从控制流程上看,事后控制比事前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毕竟财务困境的事前控制主要以防范为主,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控制体系,以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而财务困境的事后控制则主要立足于纠正问题,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5,(6). 2吕长江,赵岩.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类研究,会计研究J.2004,(11). 3张鸣,张艳.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与评述J.财经研究,2001,(12). 4赵宇恒.运用聚类分析对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标准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09).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