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214506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是()A.科学技术决定论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解析:从材料中“那时候如果”可知是在评价历史事件的时候注意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答案:C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其根源

2、是()A.国际环境的变化B.代表人物的不同C.阶级基础不同D.政治目标不同答案:C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康有为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即是这层意思。答案:C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梁启超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3、代表,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符合维新派观点的仅有C、D两项。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的观点。因此,D项正确。答案:D5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推翻君主政体B.废除不平等条约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解析:“治之以法”,以法治取代人治,就必须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或实行君主立宪,或实行民主共和。答案:D6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

4、西用”,维护专制统治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解析:由“效英之存虚君”“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可知该人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B项。答案:B7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能支撑此观点的是()A.发展近代工业B.创办新式学校C.实行民主政治D.编练新式军队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推进到了制度变革的层面,因此,C项正确。答案:C8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

5、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A.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人士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了妥协性解析:“勿去旧衙门”“勿革旧大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敢直接触及旧有的封建势力,这是其妥协性的重要体现。答案:D9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A.18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解析:由图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立宪”“议院”“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等可知,这反映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实行“预备立宪”,故选C项。答案

6、:C1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中的“先行者”是()A.洪秀全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解析:在中国,“废两千年帝制”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功绩。答案:C11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A.孙中山B.蔡锷C.宋教仁D.黄兴答案:C12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中华民

7、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和象征。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故两者都成“空壳”,因此选D项。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13“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全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解析:“班底

8、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答案:A14某收藏爱好者藏有一张“民国五年”12月的房屋买断契约单(如图),原来在落款的日期处,有印刷好的“洪宪”二字,但实际年份却用红印章“中华民国”直接覆盖在上面。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契约单印刷时处在袁世凯当政时期B.契约单使用时袁世凯的统治已经被推翻C.契约单的最初持有者反对复辟帝制D.在“洪宪”上加盖“中华民国”是对袁世凯的绝妙讽刺解析:该契约单只是一个买卖房屋的官方印制的合同,其内容无法反映契约单的原持有人对复辟帝制的态度。答案:C15孙中山

9、在第二次讨袁宣言中说:“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该宣言旨在()A.揭露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阴谋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C.号召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解析:“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反映出孙中山要求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以维护民主共和。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对美国国会的介

10、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11、故人君与千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弱?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宪法思想传播相对滞后于议会思想传播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5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实行民主宪政的角度,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的异同。(8分)参考答案:(1)宪法较抽象;中国的专制政体影响巨大;中国传统的“君权至上”思想的影响。(2)同:都主张实行民主宪政。异:维新派主张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

12、张推翻君主统治,实行民主共和。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

13、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请完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

14、,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摘编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请完成:(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大的意义”。(8分)(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

15、主要原因。(8分)参考答案:(1)年份:1921年。意义:粉碎了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推动了社会进步。(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4分)(2)就丙同学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4分)(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