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175623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内容: 科学(七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第 2 章“观察生物”中的第 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本节内容主要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而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这一实验既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2、地位:通过前面六节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大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丰富复杂的 ,各种动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这为本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生物的多样性学习也为后面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学习奠定了

2、基础。所以本节内容与前后都有联系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作用:本节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对身边的大自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通过探究性学习 ,提高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二、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初期 ,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盛,并已具备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使用网络的能力。通过本章前六节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关于生物适应性的一定知识 ,熟悉了温度计的使用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但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结论的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本节课的重点是描述生物对

3、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而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这一实验既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在知识结构上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在情感态度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三、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观察两个实验的进行,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2)通过一些图片的观察,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3)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及讲解,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4)通过图片及相关报道,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用测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通过分析图片、文字资料来说明问题,并能很好的与他人交流

4、与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各种生物的了解,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通过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树立保护环境紧迫感、责任感,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3)通过认识动物适应环境的伪装技术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运用,意识生物对于人类科技进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学科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 4)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整个社会应尽的责任,科学社会科技三者有互连关系。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1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而探究

5、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这一实验既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 ,在知识结构上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在情感态度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五、 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 ,指导学生认识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并加深对保护环境紧迫感、责任感,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红外灯,烧杯,干沙子,湿泥土,温度计七、 教学策略1 、 提供大量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比较,区别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2、通过四人小组讨论,说出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八、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 分钟

6、)在上课前我将先观看两副植物图片 , 比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样是植物,它们的叶子差别这么大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好奇心强 ,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图片的观察中 ,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有趣的变化 ,从而我将自然引入今天的新课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自然中 ,身边有许多的动植物。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请问它们有什么特点呢?生:小组讨论中生:左图中的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右图中的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针状。师:对,那为什么同样是植物,它们的叶子差别这么大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第 7 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学习完了这堂课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个问题有一

7、个很好的答案。 ( 3 分钟)( 2)提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概念(15)师:仔细观察过生物界的同学,或者是看过“动物世界 ” “人与自然 ” 之类的电视节目的同学 ,都会对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惊叹不已 ,达尔文说过 “适者生存 ,不 适者淘汰。 ”这说明了什么呢?生: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究竟生物怎么适应环境的。我们来观察一组图片 ,白天 ,沙漠中的动物 ,如蝎子,往往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是为什么?生:沙漠上比较危险,为了逃避危险!沙漠上缺少食物,为了寻找食物!在有日光照射的条件下,沙子表面温度比土壤高。师:非常好,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理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

8、可能是沙子内部的温度比表面低 ,蝎子藏在沙子里是为了躲避高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沙子和湿泥土在相同光照情况下不同层面的温度,进一步理解蝎子的这一行为。同学们的桌上都已经放好了实验器材,现在每四人为以小组进行实验,并完成课本中的表格,10 分钟后老师请各小组代表回答你们组实验的结果及根据数据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生:各小组汇报师:各小组的汇报都很好,下面跟着老师来总结一下(3)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 15 分钟)师: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老师主要介绍一下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首先来观察一副图片 ,你看到了几只青蛙?学生讨论中生: 4 只师:回答正确 ,动物通过伪装自己来适应环境,那动物有哪些伪

9、装自己的方式呢?我们先来观察几幅图片,你能发现这些动物吗?生:汇报中保护色概念,作用及常见例子的介绍。师:再来观察一组图片 ,你是否能辨认出这些动物呢?生:汇报中拟态感念,作用及常见例子的介绍。师:动物还有一种常见的伪装方式,再来观察一组图片,你能说出是什么方式吗?生:汇报中警戒色概念,作用及常见例子的介绍。总结:有保护色,拟态等的动物,它的 “伪装 ”措施是便于捕食、逃避敌害、繁殖后代等,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4)生物的多样性意义及珍惜动植物的保护(5)师:动植间是各顾各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呢?来看一组图片 ,仔细观察并联系实际思考蜜蜂和花有否联系 ?生:讨论中.师:通过讨论同学们已

10、经得出了结论,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如数量的增减)都 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它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 的。那你们能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动植物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生:师:对,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非常重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 容缓,老师这有一组图片,我国有很多珍稀动植物,你认识它们吗?生:思考师:我们有如此多的珍稀动植物,我们又是怎么保护它们的呢?生:建立保护区师:回答的很好,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些保护区。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生:讨论中(4)课堂总结部分(5分钟)师:大家学习了这节课,下面我们来终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师:同学们对这节的知识

11、点都了解了吧,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基础练习,请看PPT 上的习题,我请同学回答。生A生A:师:回答正确师: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都非常好,课后做好练习本上的习题,下节 课见。九、回顾总结首先让学生描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回顾,用幻灯片以 板书形式总结、归纳本节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深化知识内容。十、测试补漏,课件展示习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 ,另外通过检测可以知道是否 达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专题巩固练习。十一、布置作业作业本练习题及课后习题十二、板书设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的向光性等L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多样性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芋立自然保护区建造动、植物园 t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 / 5十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