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167821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至县201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下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全卷满分0分,时间: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得分第卷(选择题,共12分)一、 (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虐杀 (nu) 粗糙(co) 棱角分明(lng) 乐以教和(l )B、寂寥(lio) 沉淀(din) 风尘仆仆( p ) 举目眺望 (tio)C、泡沫(m) 酝酿 (ling) 不学则殆(di) 笑容可掬(j )D、诽谤(bng) 荒漠 (m) 头晕目眩(xun) 兴致勃勃 (b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摧促 陶治 一知半解 言简意该 名副其实B、憧憬 无聊 恍然

2、大悟 风花雪月 趾高气扬C、滋味 酷爱 不能自己 无病而呻 司空见贯D、不堪 斑驳 自作多情 兴旺盛衰 心血来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今年夏天,我与分别五年的舅舅终于在广州萍水相逢了.B、我的小妹自从上了幼儿园,就变得孔武有力了,我一点也不敢惹她。C、张清同学任劳任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这种态度是我必须学习的。D、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B、李新月同学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C、她只是

3、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D、乐至县教育局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全县所有学校严防安全不出问题。5、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笔名是周树人。B、“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有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6、 对下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4、话巴山夜雨时。A、夜雨寄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逃亡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第卷(非选择题,共88分)二、(本题共20分)7、 语文活动。(14分)(1) 写漂亮汉字。将下列词语书写在框内。(2分) 猝不及防 头晕目眩(2)名著阅读。请将下列相对应的作家、作品、人物、故事情节用直线连起来。(2分) 曹雪芹 水浒传 林黛玉 败走麦城 罗贯中 三国

5、演义 铁扇公主 智取生辰纲 吴承恩 西游记 关羽 焚稿断痴情 施耐庵 红楼梦 吴用 过火焰山(3)学以致用。(6分) 请仿照下边的例子,任选一个进行成语接龙。(2分) 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一鸣惊人- - - -千千万万- - - - 语言表达。春节,为我们劳累了一年的爷爷奶奶得以小息,在外辛辛苦苦打工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回来了。在年夜饭桌上,已经读初中的你,端起酒杯,应该怎么向他们说呢?(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可选其中一位作对象)(4分) 答: (4)、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下面是某学校在不同年代对初三男生的体能测试情况。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视力平均

6、肺活量1000米平均成绩1993年1.55米44.5千克 5.1 4500 4分10秒2003年1.61米47千克 4.8 4200 4分35秒2013年1.65米49.5千克 4.2 3500 5分15秒 材料二 据报道:某学校共有1200名新生,新生军训时仅站军姿一项,就有102人晕倒。还有50以上的新生怕跑步,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生体能测试,又有115人晕倒。所有新生仅有438人基本通过体能测试。 探究问题:从上面的两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答: 解决问题:针对你上边发现的问题,你准备怎么做?(至少两点以上)(2分) 答: 8、按要求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1) 我

7、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5)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6)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与朋友分别时,我们要像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的“ , ”一样,不必哭哭啼啼,而要心胸豁达。三、阅读理解(共35分)(一) 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共11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8、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空0.5分,共2分) (1)春冬之时( ) (2)哀转久绝 ( ) (3)夏水襄陵( ) (4)或王命急宣( )10、用原文填空(本小题共3分)(1)文中与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意思相应的句子是: (2分)(2)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 , 。(1分)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重岩叠

9、嶂,隐天蔽日”从正面描写了三峡的景色。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三峡水流速度之快。C、选文的第四段描写了春季三峡的凄清悲凉。D、文字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1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 (二)阅读 我的老师 完成下面的题目(本题共12分)我 的 老 师-魏 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2)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3)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10、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4)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5)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6)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7)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8)像这样的老

11、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9)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香祈祷。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