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131937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至八单元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衣: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改良的旗袍、裙子食:西餐进入中国住: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通商口岸出现习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社交礼仪: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但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

2、动“菜篮子”“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3、近代以来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影响)的传入和影响 (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2) 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 (3)政府的政策 (4)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受西方影响明显。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发展不均衡, 空间范围 主体上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

3、强垄断,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 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006年7

4、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2、通讯:19世纪70年代,丹麦未经清政府同意,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

5、年代开始,还用互联网发送文件。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 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2) 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 政府的大力提倡;(4) 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2、 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6、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二、电影: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6、 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得影片.7、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 1、

7、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被称之为“第四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为另三大媒介)。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4、互联网害处: (1)、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2)、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演

8、变规律滞胀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罗斯福新政开创,盛行于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演变规律罗斯福新政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2) 特点

9、: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经济危机由美国迅速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完全形成(3)影响: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造成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造成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2、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

10、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具体措施有:(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特点(实质):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影响: 直接影响:摆脱危机困境 间接影响:缓和社会矛盾; 遏制法西斯势力 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1、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重要的变化)。(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新经济的出现”。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原因:大危机的警示、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二战的破坏、凯恩斯主义的盛行(2)转折:70年代“滞胀”的出现,资本主义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3、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实质: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质是国家运用社

12、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2)转折:80年代以后,福利制度导致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各国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4、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需求多样化。(2)第三产业的繁荣的作用:促进了、拓展了、增加了、扩大了、改善了、缓和了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3)“新经济”的定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3、”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见下表)(4)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1921-1928)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喀琅施塔得兵变) (2)

14、内容:(见下表)(3)结果: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4)新政策的特点:A、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B、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一定程度上解除国有化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分配制度实行配给制废除实行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3、“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1)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3)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验教训:(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