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1070398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集三中语文学科导学案九年级上册 课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 2课时_年级_ _班 姓名: 编写: 审核: 日期: 编号:知识链接:一、 写作背景191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 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二、 阅读导航 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 表自己的观念。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

2、的世界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先自主学习(重要),就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反思: 一、目标预设:1、课前熟读课文解决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

3、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二、情景导入1、了解水的温度导入。2、了解作者二、自主学习结合下列问题了解课文: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可在小组内提出解决)三、合作探究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一篇议论文中,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都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小组合作看看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展示学习成果在展示论

4、证方法的基础上总结本文的结构五、拓展延伸你知道哪些格物致知的科学事例?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六、反馈练习(作业)1、填空(1)丁肇中,美籍华裔 , 奖获得者。(2)宋代思想家 将 、 、 、 编在一起,称为“”,是 家的主要经典。3、大学中提出的 、 、 、 、 、 、 、 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二、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带着梦想上路 章睿齐许多年前,一个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所学校读书。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

5、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也许根本没有指望过靠她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善意的肯定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篮球明星梦。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大加赞赏。为他有了自己的梦想

6、向他祝贺,鼓励他向篮球明星学习,并且经常抽出时间和小乔丹一起欣赏报纸杂志上篮球队员们驰骋球场、飞身灌篮的矫健身影和飒爽英姿。同时,建议乔丹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房间的墙上去,便于与偶像们朝夕相伴。同乔丹、卡罗素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计。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曾对母亲说,长大了要去当舰长,而母亲却说:“瞧你那糟糕的成绩,打扫军舰都轮不到你的份儿。”孩子的梦想被母亲的讥讽伤害了。如果这位母亲能像乔丹、卡罗素的母亲那样认真对待孩

7、子的那份梦想,孩子日后没准真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舰长呢。人类需要梦想。梦想是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对人生深深的企盼。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不可以失去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鸟失去了双翼,船失去了双桨。对孩子来说,梦想更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面对孩子的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父母还应予以多方面的关注。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和孩子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明确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让偶像在孩子心里生根;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践诺,在孩子怀疑梦想时给孩子鼓励。、卡罗素的母亲与乔丹的母亲教育子女的做法有何异同?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卡罗素、乔丹的故事与观点有什么联系?、第节运用了的方法从道理上进行论述,其作用是:、“对孩子来说,梦想更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根据这一观点,为原文补充一个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