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96781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残疾人说课设计 永吉县实验小学 金莉莉一、教材分析: 走近残疾人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中的第一个话题。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残疾人。教材的活动安排即是虚拟的社会生活也是现实生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残疾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群也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近距离地接触和认识这一弱势群体,没有形成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

2、善良的本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三、设计思路:本课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走近残疾人”为切入点,以“了解体验残疾人、尊重关爱残疾人”为主线,以观察生活、收集资料、模拟体验、观看视频、讨论交流、表达关爱等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近残疾人,体会他们的不便与困难,感受他们顽强的性格和抗争精神,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尊敬和关爱,并化为实际言行。四、活动目标:1.通过体验、交流等活动,获得对残疾人的亲身体验,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之情。2.通过观察生活中

3、的残疾人和收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培养体察他人,观察社会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获得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尊重残疾人,树立关注残疾人的意识,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从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播放了篮球女孩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唤起孩子们对残疾人的同情之情。引出课题走近残疾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指导体

4、验,引导发现。 了解体验残疾人活动中设计了两个模拟活动。同时提出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提供模拟活动所需要的简单材料。课堂体验1分钟:1、体验盲人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2、体验肢残人:让学生一手背后、单手系红领巾,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在交流互动中增强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关爱。学生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从而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并源自内心的愿意帮助残疾人。(三)尊重关爱,情感升华。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资料,观看黄阳光的事迹视频,交流

5、心得体会后进一步渲染:播放一组身残志坚的图片课件。残疾人既是生活的弱者,又是生活的强者。通过活动,让学生同情、理解、关爱残疾人仅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层面。教师还要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残疾人顽强不屈和坚忍不拔的一面,从内心深处萌发对他们的崇敬和景仰。二是对于现实中嘲笑轻视残疾人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四)畅谈思想,指导实践。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并不是空喊口号,要明理导行。对这些残疾人,党和政府又会怎样关爱他们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使学生这种关爱残疾人的思绪一直延续下去。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