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95547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1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

2、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三、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4、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

3、貌、穿着、本领。) 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四、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

4、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

5、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五、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六、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

6、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课后反思:上完云南的歌会一课,回顾课堂,我深有感触。就这堂课,我想谈几点感受:首先,在确定上云南的歌会这课之前,我就想着,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既要上出语文的本色,又要凸显语文的灵性。本着出新的原则,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许多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还翻阅了沈从文的一些书。他在浅谈湘西的艺术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我觉得,这句话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对云南的印象。于是,我就抓住“美妙有情的歌声”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找一找美妙有情的歌声。二是,说一说

7、美妙有情的特色。三是,品一品美妙有情的生活。根据这样的定位,我设计了整节课的内容,探究了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作者本就是苗族人,他对云南及云南民歌有着不同一般人的感情,在这种感情积淀下,写出的文章,是情真意切的。作者想借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云南民歌的热爱和赞美,从而歌颂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基于这一点,我把课文的情感目标定为: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其次,上课一开始,导语尤为重要。新课标中对语文的学习作出了这样的解读,“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在导语的设计上,我先展示了“云南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云南风情,引发学生的兴趣,走进云南,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8、,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第三,在对文章的分析上,考虑到文章的体裁是散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在问题的设计上,我用一个大问题带动其他小问题,然后在各个小问题的设计上根据课堂的需要灵活调整,这样就使得整节课条理非常清晰,比如,用“找出文中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个问题,提携整个课堂,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又自然引领学生去细读课文,品位语言,达到“文”“言”的绝妙结合。第四,整节课,我本着一个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两个“尊重”:尊重文本,尊重学生。尊重文本,从文章内容出发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理想答案。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见解。比

9、如品析文章时,我就特别尊重学生的发言。有个学生在“生长的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的时候,我提出:从这句话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生机”,这个学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招徕了学生的一片嬉笑,我非但没有一口否认这位同学的发言,而是认真倾听,耐心对这位同学进行引导、点拨、鼓励,最终达成共识。试想如果当时对这位同学的发言一口否决,或是直接进入下个环节,就有可能让这个学生因为这次回答问题的阴影而影响以后上课的热情。打击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自觉性。所以,整节课中我时刻注重尊重学生,张扬学生个性,鼓励有见解性的发言。最后,在设计结束语的时候,我依然是从文章和生活联系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抒情性的结束语,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感受云南人民对民歌的热爱,从文本走向生活,把云南人民对民歌的热爱,迁移到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很好完成了从文本到生活的拓展。不但完美结束了课堂,而且总结了课文内容,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回味中走出课堂。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但收获了很多教学上的东西,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就要能够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尽可能地豫设,课堂上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对策。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上出一节成功的课。这也将是我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