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8303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复习资料:考研针灸试题100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试题(110) A型题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灵枢经C.针灸经 D.针灸甲乙经E.足臂十一脉灸经 答案 D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 B.孙思邈C.皇甫谧 D.王惟一E.滑伯仁 答案 C3.最早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A.王惟一 B.孙思邈C.王冰 D.甄权E.滑寿 答案 B4.我国由国家专门培养针灸医师的朝代最早是:A.隋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E.明朝 答案 B5.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A.唐朝 B.金朝C.宋朝 D.元朝E.明朝 答案 C6.针灸学的理论核心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 D.经络学说E.子午流注学说 答案 D7.十

2、二经别分布的特点是A.离、合、出、入 B.离、合、入、出C.离、入、合、出 D.出、入、离、合E.离、入、出、合 答案 E8.腧穴可分为哪三大类A.经穴,奇穴,阿是穴 B.经穴,奇穴,特定穴C.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经穴,络穴,奇穴E.经穴,络穴,阿是穴 答案 A 9.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合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E.不直属脏腑 答案 B 10.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

3、.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答案 B11.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A. 十寸 B. 十二寸 C. 十二寸五分 D. 九寸 E. 十一寸 答案 B 12.下肢按骨度分寸法计算长为16寸的起止部位是 A.膝中至外踝 B.膝中至外踝上缘 C.膝中至外踝下缘 D.膝中至外踝尖 E.外膝眼至外踝 答案 D 13.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通调冲、任 B.调节任、督 C.总调奇经八脉 D.调节阴经经气 E.总调冲、任、督、带 答案 D 14 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调节阳经经气 B.调节督脉、任脉 C.调节冲、任、督、带 D.总调奇经八脉 E.总调冲、

4、任、督脉 答案 A 15 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A.足太阴经 B.手太阴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E.手厥阴经 答案 C 16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指的是A.足阳明胃经 B.督脉 C.冲脉 D.任脉 E.足太阴脾经 答案 C 17 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A.阴维脉 B.阳维脉 C.冲脉 D.阴跷泳 E.阳跷脉 答案 D 18 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 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答案 B 19 在十二络脉中除以外,都是向上循行A.手太阴经络脉 B.手太阳经络脉 C.手少阳经络脉 D.足厥阴经络脉 E.足太阳经络脉

5、答案 A 20 十二经筋是指A.经络系统中能够联结筋肉、骨胳的部分。 B.联属于十二正经,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的一部分经脉 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部分的经脉。 E.经脉中与肌肉系统关系较密切的部分。 答案 C 21 病在经筋者,施治多选用A.毫针 B.三棱针 C.火针 D.雷火神针 E.大针 答案 C 22 病在经筋者治疗时一般取用A.本经穴 B.皮部 C.络脉 D.阿是穴 E.原穴 答案 D 23 经筋中具有总络人体诸筋作用的是 A.足阳明经筋 B.足太阳经筋 C.足太阴经筋 D.足少阴经筋 E.足厥阴经筋 答案 E 24 外邪侵入机体,一般的传

6、注顺序是 A.皮部孙络经脉脏腑 B.皮部浮络络脉脏腑 C.皮部络脉经脉脏腑 D.皮部孙脉络脉脏腑 E.皮部经脉络脉脏腑 答案 C 25 治疗表里经疾病,络穴常与什么穴配伍? A.郄穴 B.原穴 C.俞穴 D.募穴 E.合穴 答案 B 26 募穴的刺激点共有 A.12个 B.15个 C.18个 D.21个 E.24个 答案 C 27 下述有关募穴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 B.均位于胸腹部 C.与内脏的高下部位相应 D.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 E.腑病取之,有“阳病引阴”之意 答案 D 28 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 B.脏、

7、腑、经、脉、气、血、阴、阳 C.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D.气、血、脑、髓、津、神、脉、络 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 答案 C 29 下列特性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先选用:A.原穴 B.俞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郄穴 答案 E 30 在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腑病应选用:A.五输穴 B.原穴 C.络穴 D.下合穴 E.郄穴 答案 D 31.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 C.针灸甲乙经 D.千金要方 E.难经 答案 A 32.根据骨度分寸法,印堂穴至百会穴为: A.18寸 B.15寸 C.8寸 D.12寸 E.10寸 答案 C 33.用“一

8、夫法”取穴,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时后备急方 C.脉经 D.千金要方 E.千金翼方 答案 B 34.下列骨度分寸错误的是: A.每一肋骨间折作1.4寸 B.第十一肋端至股骨大转子为9寸 C.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是8寸 D.歧骨至横骨上廉为13寸 E.腋以下至季胁作12寸 答案 A 35.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19寸 B.16寸 C.13寸 D.18寸 E.12寸 答案 B 36.两穴之间距离是8寸的穴位是: A.太渊至孔最 B.偏历至曲池 C.足三里至丰隆 D.三阴交至阴陵泉 E.中极至中脘 答案 E 37.“一夫法”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

9、: 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 B.中指远端指节横纹 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 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38.以两手虎口交叉定取列缺,属于: A.动作标志取穴法 B.食指同身寸法 C.简便取穴法 D.手指同身寸法 E.骨度分寸取穴法 答案 C 39.下列头面部腧穴中,应合口而取的是: A.听会 B.下关 C.耳门 D.听宫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40.斜刺的角度应为 A.15左右 B.25左右 C.35左右 D.45左右 E.60左右 答案 D 41.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 A.直刺 B.斜刺 C.向上或向下平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答案 D 42.腹部下列穴位中

10、除外,都与脐在一水平线上 A.天枢 B.带脉 C.大横 D.盲俞 E.章门 答案 E 43.头针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 A.神经系统疾病 B.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C.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D.小儿科疾病 E.脏腑疾病 答案 B 44.施灸程序应为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 E.先腹后背,先下后下 答案 A 45.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 A.隔蒜灸 B.隔盐灸 C.隔姜灸 D.温针灸 E.隔附子饼灸 答案 E 46.埋线疗法常用于 A.痢疾、疟疾、胃痛 B.胃溃疡、哮喘、痿证 C.咳血、呃逆、喘证 D.痹证、中凤偏瘫 E.脱肛,痔

11、疮、面肌痉挛 答案 B 47.治疗急性病证常用下列各类特定穴中的 A.原穴 B.络穴 C.募穴 D.郄穴 E.俞穴 答案 D 48.原络配穴法是指 A.本经的原穴与络穴配伍应用 B.同名经的原穴与络穴配伍应用 C.本经的原穴与相表里的表经(或里经)的络穴配伍使用 D.十四经中,任选某经原穴与某经络穴配伍应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49 “开四关”指的是针刺 A.委中、足三里 B.合谷、内庭 C.太冲、合谷 D.三间、行间 E.曲池、内关 答案 C 50 下列哪组穴位不是俞、募配穴 A.肝俞配期门 B.心俞配巨阀 C.膀胱俞配关元 D.脾俞配章门 E.胃俞配中脘 答案 C 51.根据素问痿论

12、,痿证的治疗取穴主要原则是 A.取足厥阴肝经穴 B.取足太阴脾经穴 C.取足阳明胃经穴 D.取足太阳膀胱经穴 E.取足少阴肾经穴与督、任脉 答案 C 52.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补法与泻法 E.平补平泻 答案 D 53.平补平泻法是: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 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 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答案 E 54.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E.针尖垂

13、直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D 55.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C 56.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后不按针孔 B.出针时摇大针孔 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D.出针后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7.开阖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时按针孔 B.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C.出针时不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D.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8.头针感觉区的位置是在 A.运

14、动区前移0.5厘米处 B.运动区前移1.0厘米处 C.运动区后移0.5厘米处 D.运动区后移1.0厘米处 E.运动区后移1.5厘米处 答案 E 59.呼吸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B.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E.呼气时捻转提插,吸气出针 答案 D 60.呼吸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B.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C.呼吸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 E.吸气时捻转提插,呼气时出针 答案 A 61.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 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B.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C.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D.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E. 进针快,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