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71680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港口是国际旅客、货物集散地,我省口岸城市较多,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为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措施,切实做到“四早”,控制疫情输入蔓延,制定本方案。一、明确工作原则保持高度警惕,从严从紧防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港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始终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动态完善措施。增强风险意识,深刻汲取有关疫情教训,持续完善针对性措施,堵塞防范漏洞,守牢港口防控各个关口。确保迅速反应,高效处置应对。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科学、精准、快速执行应急预案,严防疫情传播扩散。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措施

2、落实。完善防控领导体系,压实属地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管,严格监督考核,强化措施落实,形成防控合力。二、突出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加强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疫情防控措施。1. 倡导国际和国内航线船舶相对固定经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倡导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运输经营资格的船舶固定从事国际航线经营或固定从事国内航线经营。确需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理应自抵达境内入境口岸后满14天,所有船员未出现任何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并在入境口岸由海关对全体船员釆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试剂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份由海关进行检测;另1份交由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将检

3、测结果反馈海关),其所需费用可由船方承担。两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由海关按规定办理转兼营手续,并通报给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船员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按照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伤病船员紧急救助处置的相关文件执行。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规定,需满21天后方可入境的船舶,从其规定。2. 加强船员换班管理及疫苗接种。拟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如需进行船员换班,理应在入境口岸按照当地国际船员换班有关规定进行。国际航行船舶办理转兼营手续后,船舶所属航运企业继续对全体船员进行14天的健康监测,发现船员健康情况有异常的,应及时报告船舶靠泊地联防联控机制(航行途中报告下一靠泊地

4、联防联控机制)。14天健康监测期间船员不得离船,并严格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离船的,应报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并按当地疫情防控措施执行。经14天健康监测无异常且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报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按国内航行船舶船员进行换班。船舶转入国内航线营运后,航运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快推进船员疫苗接种,尽快做到“应接尽接”。3. 加强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管理。拟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理应在入境口岸接收上岸后,方可转入国内航线运营。要落实上级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要求,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对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接收,并依据

5、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开展分类收运处置。4. 从事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航线营运的船舶原则上参照国际航行船舶疫情防控要求执行。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二)严格染疫船舶处置。海关对入境船员实施釆样检测阳性的,属地可直接认可或对样本进行复核。对复核结果为阳性的,应在复核结束后6小时内将阳性船员移下,海关监督对船舶进行消毒后即可开展码头作业;对复核结果为阴性的,应将检测结果书面通报海关,海关予以认可后即可实施码头作业。(三)严格落实国际国内服务区的物理隔离措施。船舶等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要固定岗位,避免交叉作业。对入境人员与国内人员共用的码头等,各地要指导督促运营方做到入境人员与国内人员

6、活动场所物理隔离。入境保障服务区域的工作人员应避免与旅客和其他人员同时混用公共设施,尽量固定工作及上下班路线,避免与为国内旅客货物提供服务保障的员工混流。要实行入境保障服务和境内保障服务的全要素分流隔离,合理设计人流、物流线路,采取必要的物理隔离设施。从事入境客运服务保障的人员不得同时从事境内服务保障工作。强化国际航行船舶靠港管理和船员换班,加强港口登轮通道管理,严控登临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作业人员数量。严格港口口岸非必要不登轮、不登陆、不搭靠措施,加强锚地水域和近海内水小型船舶管理。(四)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定期检测。引航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等港口高风险岗位人员

7、按规定每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余一线工作人员每3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他港口区域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每7天检测1次。上述人员发生暴露风险后,当日立即进行检测。根据人员情况轮流安排检测,尽可能做到各高风险岗位每天都有人员接受检测。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摸清在港口区域作业的人群底数,实行全员健康管理。(五)严格落实入境服务保障人员闭环管理。对与入境的人员、进口货物、环境(船舶等)直接接触的搬运、保洁、检疫、边检、流调问询、釆样、转运、消毒以及登轮作业等口岸高风险人员要登记造册,实行闭环或封闭管理。科学进行岗位风险分类,各类不同岗位人员设置独立的行进路线和办公场所,不发生交叉接触。釆取一定工作周期的

8、轮班制,工作期间集中住宿、封闭管理,工作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点对点转运,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普通人群接触。(六)强化“四指定两固定两集中要求。国际船舶要严格落实一线从业人员管理的要求,对于国际船舶客运保障人员落实“四指定”(指定工作人员、指定服务区域、指定休息区域、指定场内交通车)要求,对于国际船舶货运保障人员落实“两固定”(作业人员固定、休息区域固定)要求,对于涉高风险航线保障的在上述要求基础上还要落实“两集中(相关工作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要求。(七)严格落实入境服务保障人员个人防护与健康管理。港口从事入境服务保障从业人员疫苗接种率要达到100%,未接种人员应调整工作岗位。完善港口运

9、行区内管理措施,改善一线人员作业环境。直接服务国际入境旅客一线从业人员、港口进口货物直接接触的作业人员、与中高风险船舶船员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在岗时严格釆取二级以上防护措施,根据岗位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要加强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正确穿脱工作服、隔离衣和防护口罩等,逐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各岗位员工作业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要进行再培训。建立全体员工健康状况台账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落实登记、测温、消毒、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对相关重点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制度,每天上、下午各开展1次健康监测。加大对上述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力度,

10、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诊。(八)严格港口大周边管理。1.严格周边管理。发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作用,严格对港口相邻街道(乡镇)管辖社区(村)、港口工作人员集中居住生活区域以及物流园区、货站等大周边地区的防控措施。加强分级管理,严格落实人、车、货进出管控要求。实现疫苗应接尽接,加强人员、环境监测,每周开展人员和重点环境区域定期核酸检测,加大对货物、垃圾监管和防控措施监督检查。加强对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诊所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对有症状和发热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充分发挥港口周边哨点作用。2.严格港口进出人员管理。所

11、有进出人员必须100%佩戴口罩、100%查验健康码、100%接受体温检测。优化入境场所管理流程,缩短入境人员在入境场所聚集停留时间,尽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入境人员执行严格的闭环管控和隔离政策。如遇健康码信息或测温异常,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医学观察点作进一步检查和信息核验。根据查验情况,需要隔离或送医的,由专人专车送至指定地点。口岸城市要按照平急结合原则酌情建设大型专用集中隔离场所。(九)推广无接触服务。推广启用安检自助验证、一体化自助登轮等服务,使用人脸识别、自助验证等方式完成“无接触”证件核验检查。扩充自助办票柜台,推行购物餐饮环节的在线预定、无接触取货和支付等服务。(十)加强入境货物运输管理。

12、按照“人物同防”“客货分离的防控要求,实施对国际货运区域、港区的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岗位疫情防控要求和人员防护措施。对不同业务区域的工作场所及岗位进行风险划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防疫体系和制度。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集装箱货物消毒检测等管控措施。对入境的其他货物,包括旅客行李、冷链、普货、快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出库前完成全面消毒。检出核酸阳性样本后,对涉及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冷链产品等加大抽样检测比例,按要求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分级分类处置工作。(十一)加强和完善通风消毒措施。按照单元化操作的原则,强化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对旅客进出港动线和密集接触点实施高频次、常态化消毒全覆盖。对

13、保障国际入境旅客的公共设施定期开展预防性消毒,发现感染者应及时进行专业终末消毒,对境外人员行李重点消杀,加密大厅、安检区等重点公共区域以及电梯、手推车、行李转盘等旅客使用设施的消毒频次。对入境交通工具产生的固液废弃物要全程从严管控处置。提倡使用自动化消毒装置,对国际到达区域不间断自动循环雾化消毒。指导督促餐饮商户加大消毒频次,为旅客做好大空间预防性消毒。空调系统均加装紫外线消毒灯,更换启用全新风模式。对空调箱、末端回风口、过滤网等实施每日多频次消毒。严格规范做好废弃物处置,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国际客货运航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医疗垃圾处理。设置一次性口罩、卫生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购买点,值机大

14、厅、安检等公共区域放置免费消毒液。每周评估消毒效果,持续提升消毒质量。(十二)定期开展环境检测与风险评估。1. 定期开展环境检测。每次境外船舶返回后需立即开展内环境包括座椅、扶手、门把手、行李柜(架)、托运仓等高频接触部位以及机(船)内物品、行李外壁抽样检测。对国际、港口口岸的入境人员通道、人员等候区等重点场所环境,每7天进行1次抽样检测。对国际、港口口岸等可能存在风险的环境每2周至少进行1次高频接触环境的抽样检测。加强港口公共区域门把手、公共座椅、电梯开关、摆渡车辆、卫生间、洗手池表面等环境的核酸检测。2. 加强防控形势预警。依托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和信息通报,密切跟踪病毒毒株变异

15、和传播特性,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评估港口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护要求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控方案,做到早预警、早指导、早防范。按“一班一策原则,结合入境船舶始发地疫情形势以及前期输入病例情况,及时调整具体防控措施。(十三)强化培训演练与能力提升。1.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的要求。要加强港口区域现场培训指导,对所有港口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防控常识、防控流程、防控手段等疫情防控业务培训,提高精准防控能力。定期组织入境船舶疫情防控工作演练,从制定预案、操作流程、突发情况处置、工作衔接等方面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综合演练,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切实堵塞入境船舶的疫情防控工作漏洞

16、。2.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结合港口相关疫情的流调溯源,系统梳理分析和编制相关经验、警示案例材料,组织全覆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将疫情防控作为从业人员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作风治理措施,大力整顿缺乏敬畏、不严不细不实等问题,确保港口全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持之以恒做好防控各项工作。组织编写容易理解操作的宣传导引,对包括保洁员、搬运工在内的港口全体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持续强化一线员工疫情防控的主动性、自觉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强化工作落实(一)充实防控领导机构力量。各级地方政府要落实对港口区域疫情防控的属地责任,落实对港口疫情防控组织机构的领导责任,督促港口管理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完善港口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由港口所在地政府牵头负责,地方卫生健康、疾控、公安、交通、外事、口岸等部门,海关、边检等驻场、运行保障单位参加的港口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实体化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