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60875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大学教学实习报告从1990年起,我系作为南京大学首批教改试点单位,在本科教学中率先提出并施行3+0.5+0.5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形式。该形式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奖惩适当。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消费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学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师的爱的学生,绝对孺子可教也。常有的是你对他的宽容增加了他的放纵,淡薄了纪律的约束,这在实习中我也是有所体会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几个学生,而是六十二人的班级没有严

2、明的纪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风?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惩罚特别要慎重,我认为当我们惩罚学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认;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学生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学生,而是为教育学生而惩罚学生,换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谁都会犯错误,但不是谁都会改正错误,受惩罚不要紧,要紧的是改正错误,关键不是惩罚,关键是承受教训,改正错误。二、组织开展活动的魅力。良好班集体的建立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亲密师生关系,使每个学

3、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这时进展集体主义教育、安康的竞争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但凡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校运会的报名与训练班主任与我都亲身参与当中,开发动大会,一起与学生训练。告诉他们不用把名次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行了。心理学等理论告诉我们:在竞赛活动中,一个人的目的期望程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只有中等程度的期望值才能使参赛者保持的竞技状态,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讲,活动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竞争,是否有参与意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在活动中进展教育,同学们易于承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抓住“活动这个的教育时机,精心设计教

4、育内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三、主题班会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在第一周的周五我主持了新的学期的第一次班会,这也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班会。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平安教育与新的学期新打算。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让我深深的体会如今的中学生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平安常识。例如,上体育课的本卷须知,交通平安,地震、台风来袭需要注意哪些等等,他们都答复的头头是道。班会的另一个要点是“新的学期新打算,让一些学生上讲台说出他们上学期的缺乏之处和这学期的方案。这不仅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缺乏以便改正,更让学生在学期初就定下新的学期的大体方案,更有目的地进展学习。这也培养了学生上讲台的心态。虽然没有每一个学生在班会上都

5、发言,但是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新的方案、新的打算。每一个学生都对上台发言的同学都深有感受。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第一是预备阶段。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通过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如今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如今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如今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根底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修改作业承受学生反响的信息评讲、稳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课堂教学。?大学教学实习报告范文?由 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大学实习报告范文的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