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60679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15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纲展示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0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0页考点一辩证否定观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形而上学否定观(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2)特点:或者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简单

2、地否定一切。温馨提示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1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2014高考安徽卷)纠错: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2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纠错: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3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纠错: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发展。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辩证的否定观(重难问题师生共研)“全聚德”“东来顺

3、”“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原因。提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中华老字号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中华老字号在继承自身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优秀文化,焕发出新活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不断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了文化创新。总

4、结提升全面准确理解辩证否定观(1)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拋弃,一笔勾销。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拋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拋弃,而是既克服、拋弃旧事物

5、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旧事物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辩证否定观1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下列观点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A、B、D三项都是对材料揭示的辩证否定观的正

6、确理解。C项中“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说法错误,因而符合题干要求,当选。答案:C2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城镇化建设必须是渐进的过程B联系具有客观性,城镇化切忌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C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城镇化要坚持“扬弃”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城镇化要守住农民的家园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材料表明城镇化建设中的拆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即启示我们要辩证否定,坚持“扬弃”,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C题组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2016年9月3日,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3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统,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勇于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这是中国人萌动而激越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要()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抛弃已有思想观念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ABC D解析: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科

8、技成果需要通过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探寻科技发展新思路,当选;创新必须在尊重科学理论的前提下进行,错误;已有思想观念并非都是错误的,错误。答案:C4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实质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A BC D解析: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是创新的社会作用,当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错误;创新是唯物辩证法革命批

9、判精神的要求,当选。答案:C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2)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3)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

10、发展真理。(2015高考四川卷)纠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造性思维属于认识的范畴。2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纠错: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3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纠错: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创新的哲学依据(易懂问题名师点拨)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角度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

11、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创新的社会作用(易懂问题名师点拨)作用表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练题组链

12、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能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树立创新意识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ABC D解析:实践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别是认识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观。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2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

13、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B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C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D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解析:破除“习惯性”思维,即强调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B正确。故选B。答案:B题组二创新的社会作用3“互联网”行动计划,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

14、集成作用,其重点是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批判传统思想和传统思维,转变思维方式D找准突破口,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解析:解答时要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比较四个选项,只有C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思维和传统思想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批判继承是有取有舍,而不是一味舍去,批判是一味舍去,故答案选C。答案:C4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崛起、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互联网创业热火朝天、大量资本涌入中国TMT(科技、媒体、信息)领域,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发展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的过程B事物的联系都具有“人化”的特点C创新意识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前提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A观点错误;事物的联系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B错误;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前提,C观点错误;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体现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正确。故选D。答案:D题组三“天宫二号”发射成功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